近日,記者從青海省河長制辦公室了解到,目前,全省不斷創新完善河長制工作,河長制管護制度和體系不斷完善,管護范圍進一步擴大延伸,全社會關注、參與河湖管理的氛圍日益濃厚。
據悉,我省自去年11月全面啟動河長制工作以來,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堅持高位推動,省、市(州)、縣(市、區)同步壓茬推進,目前,省、市(州)、縣(市、區)、鄉(鎮、街道)四級總河長體系已經建立。西寧、海東、海北、海西4個市(州)全面啟動河長公示牌制作安裝工作,西寧市豎立公示牌195塊,已完成重要河流公示牌豎立工作。各市(州)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管護措施已經全面展開。
青海省河長制辦公室石寶峰告訴記者,隨著全省河長制工作向縱深推進,河長制工作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延伸,目前,省級確定長江、黃河、瀾滄江等“十二河三湖”由常務副省長,分管水利、環保工作的副省長擔任河長,8個市(州)均印發了河湖名錄。西寧市細化河湖管護責任,分級、分段明確了河流水面、水質及水域岸線管護責任范圍,還將大中型水庫、萬畝灌區、重要飲用水水源地、重要濕地納入了河長制范圍。
同時,全省各地引導社會公眾參與河長制工作,設立了“民間河長”,如,“黨員河長”“企業河長”“志愿者河長”“群眾河長”等。還設立了河湖監督員、巡查員、保潔員,面向基層黨組織、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社會組織招募、聘請社會監督員,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宗教人士、退休干部、學生及關心河湖管護事業的群眾,對河湖管理保護效果進行監督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