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市城鄉規劃局獲悉,《中山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獲評全省海綿城市規劃編制第三名。該規劃在今年6月獲得市政府批復實施,從“水生態、水安全、水環境、水資源、水文化”五個方面入手,綜合考慮中山市降雨、土壤、地形地貌等因素,重點解決城市內澇、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體治理等問題,逐步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等難題。
據了解,《中山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因地制宜確定海綿城市建設實施路徑,老城區以問題為導向,重點解決城市內澇、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體治理等問題;城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以目標為導向,優先保護自然生態本底,合理控制開發強度。依據海綿城市建設目標,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全市排水防澇能力有效提升,城市內澇積水問題得到解決,山水林田等生態空間得到有效保護,水生態、水資源、水環境、水安全得到全面改善。
《規劃》強調,要綜合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如:在城市人行步道鋪設透水磚、透水混凝土;綠化分□帶設置生物滯留帶、生態樹池等;非機動車道鋪設透水瀝青;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分□帶設置下凹綠地、植被淺溝;機動車道鋪設透水混凝土;中央分□帶設置下凹綠地、雨水花園、植被淺溝等實現“海綿式”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