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橫琴新區管委會獲悉,昨日上午,珠海普降暴雨,橫琴新區“海綿城市”樣板區的建設經受住了考驗,據管委會統計,昨天橫琴累計降雨量最大達147.6mm,但強降雨并未導致水浸的情況出現,排水效果良好。
臺風過后,橫琴新區高度重視災后建設,共有駐橫琴的6支部隊及40余家企業支持復產。橫琴設立了2個垃圾臨時性轉運場,快速清障轉移垃圾并實現路通,同時保障了下水通道的順暢。目前橫琴的災后修復已進入到扶植樹木階段。
作為海綿城市建設的示范區,《橫琴新區城市總體規劃(2014—2030)》就明確了要采用“海綿城市”的發展模式推進橫琴基礎設施建設。2015年底,橫琴投入近24億元開建“國際居住區市政基礎設施及配套工程”,充分運用了道路下凹式綠化帶、初期雨水棄流裝置等技術,使橫琴新區開發區域和水文功能盡量接近開發之前的狀況。
據了解,從2015年開始截止到目前,橫琴累計投入約2800萬元用于全區臨時防洪度汛疏通的維護管養,安排有專業管養隊伍對排水設備、村莊泵站、天沐河東西閘進行管養,確保防洪設備運行良好。為有效保障區內村莊防洪安全,橫琴新區在6個地勢低洼的村莊規劃建成了6座村莊雨水泵站用于應急強排。
記者獲悉,橫琴新區綜合規劃建設了近100多條永久排洪渠,目前區內重點開發地段的排洪渠建設正加快推進,部分已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