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昆明市水務局對一批政協提案及人大建議進行了答復。其中,針對省政協委員袁文周提出的海綿城市建設的相關問題,市水務局回復,將呈貢區確定為海綿城市建設先行示范區,先行示范區海綿設施主要以“滲滯為主,滲排為輔”的低影響模式開發。
確定68個海綿城市建設管控分區
目前,《昆明市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2016-2030)》(以下簡稱《專項規劃》)已獲得市政府批復。
《專項規劃》明確了昆明市海綿城市建設近期和遠期相關目標。按照住建部《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對昆明地區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到80%-85%的要求,規劃明確了昆明市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為82%。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3.63%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5.43%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
《專項規劃》還確定了低山丘陵海綿控制區、平壩海綿控制區、濱湖海綿控制區等三個控制分區。按徑流分區確定了68個海綿城市建設管控分區,并從水資源、水生態、水安全以及水環境等方面明確了各管控分區建設指引。
先行示范區道路類項目以滲為主
根據《專項規劃》,呈貢區海綿城市建設先行示范區總面積為11.56平方公里,屬于呈貢核心區。
在呈貢先行示范區海綿設施的建設中,“以蓄為主,以滯為輔”為主的低影響開發模式,主要集中在公園與綠地類項目中,比如洛龍河中央公園、朝云公園、白龍潭公園、春融公園等;“滲滯為主,以排為輔”為主的低影響開發模式主要集中在建筑與小區類、道路與廣場類項目中,比如呈貢區政府、七彩云南第壹城、呈貢大學城以及部分老舊小區;道路類項目主要以滲為主,比如錦繡大街、彩云南路、春融街、聯大街等;“以排為主”的項目主要為排水管網的新建工程與再生水管網的新建工程。
由于呈貢先行示范區為新建城區,相應的市政基礎設施還不完善,應結合片區開發,相應建設雨水調蓄設施,河道整治工程與生態濕地項目同步建設。整治后的景觀水系打造、河道綠化、美化工程與生態濕地景觀融為一體,同時也起到削減城市地表徑流污染的作用。
《專項規劃》對近期建設投資(到2030年)進行了估算,估算總投資為234.14億元。
不再灌排、供水的水庫將作滯洪和景觀水體
市水務局在答復中表示,在今后的城市建設中,對原有的已不具備灌排、供水等功能的水庫,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積極創新制度,嘗試調整出水利工程范圍,將這類水庫作為城市滯洪和城市景觀水體,從而繼續發揮其海綿功能和作用。
為迅速推動項目建設,充分利用社會資本,盡快發揮項目效益,市海綿辦委托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編制了《昆明市海綿城市建設項目PPP實施方案》,指出昆明市試點區域海綿城市建設(近期)投資總額約72.52億元,除去已落實資金來源項目約26.26億元和隨開發項目建設的投資約16.15億元外,剩余約30.11億元擬采用PPP模式投資建投,PPP模式投資約占總投資的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