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水污染防治工作,以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為契機,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今年正式打響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制定出臺“1+2+9”系列文件,同時要求相關部門加強組織領導,深化污染治理,強化目標管理,完善技術保障,嚴格考核問責,充分調動地方政府治污積極性和創新性,實現水環境質量逐漸好轉。
加強組織領導。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領導小組按照“1+2+9”方案全力推進,下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抽調環保、水利、住建、畜牧、南水北調辦等部門人員成立了省攻堅辦水污染防治工作部,統籌12個省直部門和各地政府開展水污染防治攻堅工作。
深化污染治理。2017年,河南省重點消除省轄市133個黑臭水體,已完成71個,占比53.4%。完成禁養區內規模養殖場的核查,確定禁養區內需關閉搬遷畜禽規模養殖場2081家,已關閉搬遷1259家,占比60.5%。積極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2017年計劃完成1200個村莊綜合整治任務,已完成653個,占比54.4%。
強化目標管理。進一步完善河流水質超標預警制度,調整水質超標預警條件,增加總磷預警因子,新增水質異常數據發布。今年以來,共發布水質超標預警信息105條、水質異常數據信息1790條,為及時處置河流超標問題提供了有力保障。建立河流水質月排名制度,自今年4月份起每月在省內主要新聞媒體公布各地河流水質排名情況,重點通報水質改善明顯和水質惡化的城市,強化輿論監督。完善水環境生態補償制度,實行階梯扣款,每月扣收和獎勵生態補償金,今年5月至7月共扣繳生態補償金3014萬元,獎勵2327萬元。
完善技術保障。印發《河南省九大行業水污染綜合整治指導方案》,從技術上、政策上指導各地開展重污染行業治理。研發水環境質量手機軟件,制作河流水質斷面分布圖,便于現場隨時辦公。組織開展技術培訓,提高工作人員技術水平。
嚴格考核問責。制定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取締“八小”企業、消除黑臭水體、畜禽養殖搬遷整治、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南水北調和飲用水水源地綜合整治六項重點工作攻堅管理臺賬清單,將重點工作任務和環境改善目標按月分解到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和相關部門,對工作進展情況每周進行調度和匯總。印發《河南省2017年環境污染防治攻堅季度考核辦法》,每季度對水環境質量和工作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
今年1月至7月,全省水環境質量總體趨好,較去年同期改善明顯:全省Ⅰ至Ⅲ類水質斷面61個,占考核斷面總數的64.9%,達到國家要求的高于52.1%的目標,同比增加10.6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6個,占考核斷面總數的6.4%,達到國家要求的低于18.1%的目標,同比減少10.6個百分點;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氨氮和總磷濃度分別下降6.4%、44.0%、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