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水源地保護和水環境管理,推進工業廢水、生活污水以及農業農村面源污染防治,優化配置水資源,實施節水灌溉工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區水污染防治工作成效顯著,水質優良。目前,全區河流段面優良率在90%以上,總體為優,好于全國平均水平。
寶藍色的湖水,岸邊植被隨風輕輕搖擺,水鳥貼著水面飛翔,還有偶爾躍出湖面的魚……在博斯騰湖岸邊,你會被這種優美的環境所吸引。從小就生活在附近的博湖縣烏蘭再格森鄉漁民李英告訴記者:“和2016年相比,博斯騰湖今年的水位上漲了許多,水產品的質量也有所提高。2016年,有些地方因為湖水水位較低不能進行捕魚作業,今年的捕魚量比上一年翻了一番。”
自2015年起,由于開都河上游來水量增加及對下游用水量控制,最新監測數據顯示,博斯騰湖水位已由2012年的最低水位警戒線海拔1045米上升到1047.5米。而且近年來,博湖縣牢固樹立生態立縣理念,注重環博斯騰湖流域重大生態項目建設,完善博斯騰湖生態補償長效機制,通過以水育葦、以葦凈湖,逐步恢復生態環境,環境呈現逐年好轉的態勢。
令人欣喜的是,作為新疆最大的咸水湖——艾比湖,由于統一管理、優化配置水資源,實施節水灌溉工程,加上近年來降水偏多,入湖水量有所增加,自2016年起,艾比湖湖面開始恢復。自治區環境監測總站衛星遙感監測結果顯示,截至2017年7月,艾比湖湖面恢復至805平方公里,達到了2003年水平。隨著湖面增大,水位回升,湖區周邊生態環境也有所改善。
水環境保護事關新疆生態環境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美麗新疆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具有重大意義。
為嚴格水資源管理,博州制定出臺了加快水利改革發展意見等多項措施,在全疆率先完成了“三條紅線”控制指標分解方案,即用水總量、用水功率、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項控制目標。同時,劃定了水源地保護范圍,禁止在水源地保護區內開發新建項目。
今年我區投資3.12億元建設策勒縣城鄉飲水安全工程,解決策勒縣4鄉一鎮和工業園區飲用水水質差、氟化物等5項指標超標問題,實現18.74萬城鄉居民、51071萬頭(只)牲畜及鄉鎮企業飲水用水安全。
塔城地區出臺了《塔城市五條河流生態保護條例》,對烏拉斯臺河、加吾日塔木河等5條河流在開發、利用、保護和管理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規定。
2016年新疆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區河流總體水質狀況為優,出入境斷面水質優良,湖庫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監測的78條河流169個斷面中,Ⅰ至Ⅲ類優良水質占97.6%,伊犁河、額爾齊斯河、阿克蘇河、哈巴河、孔雀河等76條河流水質優良,水磨河和克孜河兩條河流中下游4個斷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監測的31座湖庫,Ⅰ至Ⅲ類優良水質比例為71%,全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總體水質為優。監測的14個城市32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Ⅰ至Ⅲ類優良水質比例為84.4%;監測的77個縣城(區)91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Ⅰ至Ⅲ類優良水質比例為92.3%。
“我區河流水質總體穩定并略有改善。根據工作安排,水體不達標的所在地政府,要組織編制水體達標方案,在2020年之前實現達標。我們要求到今年6月,這些地州市都要完成達標方案的編制、審批和報備實施。”自治區環保廳水環境管理處調研員蘭文輝說。
蘭文輝介紹,今年,我區將圍繞水環境質量改善,深入推進實施國務院《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自治區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強化水污染防治,嚴格水環境管理。找差距、補短板,綜合施策,實現水環境質量保持良好的目標。日前,《自治區水污染防治重點行業專項治理方案》印發,對造紙、焦化、氮肥、有色金屬、印染、農副食品加工、原料藥制造等12個水污染防治重點行業開展專項整治,促進重點行業企業實施清潔化改造,改進生產工藝,降低企業工業新增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減少水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同時加強重點行業水污染物排放的環境監管,促進全疆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題圖:這是2017年8月17日在兵團第二師21團段航拍到的開都河。自2015年起,由于開都河上游來水量增加及對下游用水量控制,最新監測數據顯示,博斯騰湖水位高度已由2012年的最低水位警戒線海拔1045米上升到1047.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