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對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的整改工作,東莞正加大對黑臭水體整治力度。昨日,記者從市環保局了解到,我市被列入“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的10條黑臭水體——東城筷子河、老圍河、黃沙河同沙段,萬江牌樓基涌、高基涌,長安人民涌、三八河、長青渠、新民排渠,南城白馬大氹目前已全部開工。其中,黃沙河同沙段、牌樓基涌、高基涌等3條河涌,目前基本完成治理并消除黑臭。此外,老圍河的黑臭水體整治將在近期內完成。
據介紹,在完成2016年度35條內河涌整治的基礎上,東莞今年要全面鋪開2017年度76條內河涌整治。其中,長安人民涌、三八河、新民排渠、長青渠,萬江牌樓基涌,東城黃沙河同沙段等6條建成區黑臭水體年內要全面消除黑臭。石馬河流域24條、茅洲河流域8條河涌要在2017年底完工,茅洲河流域除東引運河在2018年底前完成外,其余內河涌均要求在2017年底前完成黑臭水體整治工作。
8月15日,東莞召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市環保局局長方燦芬透露,被列入“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的10條黑臭水體,目前有3條已消除黑臭。內河涌整治方面,2016年全市下達任務共35條,目前已有11條完成整治,20條正在施工;2017年全市內河涌整治計劃共76條,其中43條已動工。
按照“一河一策”,目前全市正全力推進內河涌整治和生態修復,將2016年沒完成整治的內河涌納入2017年整治任務、全面啟動111條內河涌整治,確保年內完成76條內河涌整治。推動東城、南城、萬江、長安等4個鎮街開展10條黑臭水體治理,爭取2017年實現整治消除60%的黑臭水體。到2020年底前,再完成不少于100條內河涌污染整治和生態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