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河長制辦公室獲悉,今年,我市實施黑臭水體治理,城鎮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一湖九河、閘站和積澇點、石塘湖截污等項目工程包,生態修復、水生生物資源養護,畜禽禁養區養殖場關閉或搬遷,漁業面源污染治理等六大行動,全面推進河長制建設。截至6月底,報國家住建部、省住建廳備案的10條黑臭水體,已整治完工70%,預計年底前完成。
市區污水管網建設改造工程,今年計劃實施70公里,截至6月底完成61.854公里,同時實施污泥固廢水泥窯協同處置工程。此外,市鳳凰(城西)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正按計劃加緊實施。
為解決中心城區水系不通、不暢、不足的突出問題,我市實施一湖九河、閘站和積澇點、石塘湖截污等5大項目工程包,工程總投資約22億元。具體包括白澤湖、晴嵐溝、港口溝縱向骨干水系治理工程,懷湖河、秦泉河、港橋河、泉潭峽、小港橫向骨干水系治理工程,窯溝和破罡湖泵站前引河排澇通道治理工程,閘站及積澇點治理工程和石塘湖截污工程。目前,一湖九河等市區水系綜合治理工程正按計劃推進。
推動實施生態修復工程、加強水生生物資源養護方面,有關部門具體開展種草殖螺、實施增殖放流、實施灌江納苗。同時,堅守生態紅線,建立生態保護硬性約束機制,實施生態補償制度,加強水生生物資源養護。
為加快現有畜禽規模養殖場污染防治設施建設,減少水域面源污染,將實施畜禽禁養區養殖場關閉或搬遷。將飲用水源一級、二級保護區500米范圍內劃為禁養區,水系沿岸500米范圍內劃為限養區。全市共劃定禁養區178個,禁養區面積2038平方公里。上半年,全市累計投入補償資金1283.76萬元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養殖場9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