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贛州市厚德路的獅子塘池塘黑臭水體整治完成。池塘里干凈清潔,池水清澈,塘岸新建的木棧道已成為周邊居民休閑好去處。與此同時,由章貢區建投集團負責實施的青年路3號池塘、8號池塘等多處黑臭水體整治工程近期也將完工。章貢區通過淤泥清運、截污納管、堤岸修復、殺菌消毒、回填種植土、種植綠化植物等整治工程,重點發力解決城市的排、蓄、滲一體化改造環節,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城市想要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關鍵要解決好排、蓄、滲三個方面的問題。但很多地方綠地、濕地、河塘等常被侵蝕,地下管網建設達不到標準,這些都需要整體協調推進。”章貢區城建局局長李丹表示。在推進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該區一方面通過老舊小區改造,進行管網優化提升建設,增強“排”的能力。同時,進一步完善雨水管道,通過新增雨水管道、加大管道口徑,將雨水統一收集排入章、貢兩江,解決一些地段長期無雨水管積水問題。另一方面,通過生態園林建設和黑臭水體改造,解決“蓄”和“滲”的問題。在章江新區,路面高、植草溝低,各條新建的路段地下均建有若干個蓄水模塊,每個模塊長度20米,設計蓄水噸位120噸,用來收集雨水、綠化灌溉。
與此同時,章貢區還充分利用原有的大大小小幾十口老舊池塘,進行黑臭水體改造,并與有著悠久歷史,如今仍在使用的宋代福壽溝相連通,達到汛時蓄水、旱時調灌的作用。此外,通過地磚的滲透與植草溝的引流,把雨水最終導流到地下的蓄水池里,讓道路變成一塊會吸水的“海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