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寨區域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建設按照“滲、滯、蓄、凈、用、排”的方針,通過低影響開發理念(LID)海綿化改造、排水管網提標、雨污分流改造和超標雨水蓄排設施等建設,增強城市防澇能力,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利用水資源。

小寨區域海綿城市建設預期效果 圖片來自西安市城建委
小寨區域海綿城市項目建成后,區域雨水管渠系統排水能力提升至5年一遇,城市內澇災害防治能力提升至50年一遇;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將由現在的38%提升至80%,城市熱島效應會有所緩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教授袁宏林說,海綿城市對城市環境的影響主要是利用“滲、滯、蓄、凈、用、排”的方式減少降雨季節的地面徑流,緩解內澇發生幾率,提升雨水資源化的利用。其帶來的影響不僅僅是對城市環境的改善,它的“紅利”最終會造福老百姓。儲水、存水、對雨水的再利用也會進一步增加空氣中的濕度、改善空氣質量,改善人居環境。
海綿城市建設的意義在于對水資源的有效儲存、再利用。海綿城市建設是水資源循環再利用的初步嘗試,減少強降雨對城市影響,有效利用雨洪服務城市。
今日新聞推薦
1、上半年陜西省外貿企業享受關稅減免2.5億元
今年1-6月份,陜西檢驗檢疫局簽發各類原產地證9401份,簽證金額6.5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0.08%和19.36%,企業獲外國關稅減免3624萬美元,折合人民幣2.5億元。
2、陜西省出臺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考核辦法
根據剛剛出臺的陜西省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考核辦法,今年起,將對陜西省連續兩年在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考核中名列全省前5名的縣(市、區)黨政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符合條件的可優先提拔重用;脫貧攻堅工作成效顯著,受到國家表彰或在全國推廣經驗的單位,其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符合條件的可優先提拔重用。
3、陜西省最低工資排名全國第九位
記者統計發現,截至7月15日,上海、天津、江蘇、山東等11個省市及廣東深圳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陜西5月1日上調第一檔最低工資為1680元,二至四檔分別為1580元、1480元及1380元(省內不同地區根據經濟發展情況分檔劃定),位列全國第九。
4、陜西省高考一本網上錄取開始 計劃招生45804名
陜西省高考一本錄取7月17日正式開始。正式投檔前,將進行三次模擬投檔,按照陜西省招生辦公布的高考招生計劃,全國相關高校一本計劃在陜招生45804名,其中文史類計劃7234名,理工類計劃38570名。
5、陜西省氣象災害指揮部要求做好防暑降溫持久戰準備
從7月17日開始,隨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西進北抬并控制陜西,陜西省南部、關中、陜南將出現新一波高溫悶熱天氣,陜西省氣象災害指揮部辦公室要求各部門做好防暑降溫持久戰準備。
6、陜西省新增19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總數量達49個
2017年陜西省新增19個縣實施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至此,陜西省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數量達到49個,其中36個為國家級貧困縣和革命老區縣。
7、寶雞市入選第三批“城市雙修”試點城市
住房城鄉建設部近日印發《關于將保定等38個城市列為第三批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試點城市的通知》,將38個城市列為第三批“城市雙修”即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試點城市,陜西省寶雞市入選。
8、西安北站等全國27個高鐵站首批試點手機支付提前點餐
西安北客站等全國27個高鐵客運站7月17日首批試點供餐站同步上線餐食派送服務,超過百家餐飲品牌可供乘客選擇。乘客可提前在鐵路12306官方平臺上用微信支付完成訂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