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長920.631米,預計今年9月末建成并通車
我市打造首條“海綿示范路”,全長920.631米,預計今年9月末建成并通車。 10日,記者來到位于超勝街和芳草街之間正在建設的首條“海綿示范路”施工現場,據施工人員介紹,這條路全長920.631米,為城市主干路,目前已經進入路面基層硬化階段。
據介紹,海綿城市示范路能夠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儲水、滲水、凈水效果很好,能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在需要時還能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
錦湖大路在建設時,采用了LID的路面排水技術。該技術典型的工藝,就是行車道設置了開口立緣石,就是所謂的下水設施鑲嵌在立緣石上,而不是設置于路面。同時雨水通過開口立緣石引導匯流至綠化帶,綠化帶則采用下沉式,在綠化帶內還設置有溢流式收水口,當水位高于溢流口時,可以排入下游雨水管道系統,達到涵養地下水,補充地下水的目的。
據了解,錦湖大路超勝街到芳草街段道路規劃紅線為60米,最大可達雙向10車道,其從2016年10月5日開工建設,目前大部分工程已經結束,預計今年9月30日竣工。人行步道的地磚可以吸水,綠化帶采用下沉式,其草坪上的水還可以收集,路旁每隔幾米就有一個雨水花園,花園下還藏有雨水收集槽。人行步道采用透水方磚技術,透水方磚可以增加城市可透水、透氣面積,加強地表與空氣熱量和水分的交換,調解城市氣候,還能降低地表溫度,改善地面植物的生長條件。其能充分利用雨雪降水,補充城區日益枯竭的地下水資源,發揮地下含水層的“蓄水池”功能。不僅如此,其除了能使路面不積水外,還能降低車輛行駛時產生的噪音。在人行步道旁,每隔幾米就有一堆類似于鵝卵石狀的石頭,圍成了半圈下沉區域,據了解,這塊區域即為雨水花園,在雨水花園內,還設置有PP雨水模塊。
PP雨水模塊是一整塊外表成黑色的塑料網格狀制品。該模塊是100%可循環材料制作,無毒無污染,主要用于儲水,還能改善儲水水質,其深埋于地下不會破壞生態環境,還可回收利用。PP雨水模塊能夠收集來自綠地草坪和車道的雨水。雨水花園會將這些雨水匯集,并使之逐漸滲入土壤,另外,通過合理的植物配置,雨水花園還能夠為昆蟲與鳥類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
在雨水花園中的植物,通過蒸騰作用,還可以調節環境空氣的濕度與溫度,改善小氣候環境。 其機動車道路鋪設采用了6層鋪設技術。第一層和第二層分別用4厘米厚度和5厘米厚度的中粒式瀝青混凝土壓實,第三層則采用7厘米厚度的粗粒式瀝青混凝土壓實,第四層和第五層則采用20厘米厚度的石灰、粉煤灰、碎石壓實,第六層即為30厘米厚度的石灰土壓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