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汛期來臨,城區防汛預警點最多時達到14個,如今只有3個。”近日,湘東住建局工作人員賴強向筆者介紹。近期以來,受強降雨影響,不少城區出現水漫街道、內澇等現象,但湘東城區居民的出行仍在有條不紊中進行,湘東城區的“海綿”經受住了暴雨考驗。
過去,在湘東老城區,作為城市重要基礎設施的排水系統“地下”建設沒有追上“地上”的速度,導致每逢暴雨天氣引發“看海”現象。從去年開始,該區進一步完善城區排水工程規劃建設,規定無論是城區改造還是新建項目都要嚴格按照海綿城市建設的理念和方法系統推進。去年下半年,該區投資1280萬元完成對姚泉路、橋南路、人民大道、河洲大道、濱江北路等路段在內的一期城區海綿城市改造,面積達3萬平方米。今年,該區再次投資2300余萬元,打造云程公園海綿工程示范點,占地總面積為274畝;同時,采用海綿城市標準設計的小街小巷人行道“白改黑”工程也即將完成。防止內澇,加強污水管網和河道的維護也是重要舉措。近兩年來,湘東先后對四通路、行政路、河洲大道、昌盛大道等路段的地下管網進行了全面清理、疏通,新建雨污管道共1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