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11個地級以上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優良率達100%,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為94.7%
2月21日,一份叫青海人傲嬌和喜悅的成績單傳來:我國環保組織日前匯總31個省級環保部門的水源水質公開情況,發布報告《2016年全國飲用水水源水質大起底》。報告顯示,全國24個省份98處地下水水源地水質超標,僅青海、北京等7個省級行政區水源地水質良好。其中,我省11個地級以上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優良率達100%,全省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為94.7%。可以說,這既從一個重要方面折射出“青海清”不虛美名,更體現了青海為“扎扎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據悉,2016年是我國各省普遍進行飲用水水質信息公開的第一年。飲用水源地的保護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利益,近年來我省認真落實“水十條”和《青海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切實維護好國家重要水體水環境和水生態安全,并繼續以深化湟水流域水污染治理為重點,規范劃定水源地保護區,加強水源地保護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污染源治理和隱患排查整治,有效確保了飲水安全,全省安全用水、優質用水推進工作取得了新進展與新成效。2016年,湟水河出省斷面Ⅳ類水質達標率為83.3%,長江、瀾滄江出省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Ⅰ類,黃河干流、黑河出省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Ⅱ類,全省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為94.7%。地級以上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優良率達100%。
截至目前,我省絕大多數市、州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均已完成保護區劃定工作,玉樹藏族自治州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定也基本完成。全省地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共11個,全省地級以下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共41個,全省鄉鎮飲用水水源地共37個。西寧、海東市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已完成重點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的劃定,各水源地都設置了保護區標志和隔離防護設施。結合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作,全省115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進行了整治,有效保障群眾飲水安全。
此外,我省持續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工作和水源地水質監測工作。2013年起,我省連續兩年向各地安排水源地水質監測補助專項資金240萬元,推進了水源地水質監測工作。自開展水質監測以來,重點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