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崇仁縣桃源鄉動員干部80余人,對流經此處的金鉤灣河岸的垃圾、雜草進行清理。金鉤灣是崇仁水治理實施“河長制”的試點河流,它的變化,映射出崇仁縣推動“河長制”工作的決心和成效。
在實施“河長制”工作中,該縣明確責任主體,由縣委書記擔任“總河長”,在縣鄉兩級分別設立“河長制”辦公室,安排專職人員與項目經費。同時,對河流治理明確了縣、鄉、村三級“河長”70人,形成三級聯合治理的責任分管網絡,并在河道流經村莊制作“河長制”公示牌,公布投訴郵箱與電話。此外,該縣推動村民共治,為河流落實巡查員兼保潔員153人。
水污染治理問題在河里,根子在岸上。該縣分別開展非法采砂專項整治、侵占河湖水域及兩岸專線整治,強化岸線利用保護和監管。同時,開展非法設置入河排污口專項整治,并建設鄉村污水處理工程,對污水進行“生態療法”,先后投資數千萬元建設了縣城河道兩邊的生態公園和濕地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