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料堆被徹底清理,河道垃圾消失了蹤影,生態植被取代了灌叢雜草……行走在渭河周至段,一幅水清河暢的自然優美景象正日漸呈現。“實行了‘河長制’,效果就是好啊!”沿河群眾紛紛贊嘆說。
周至縣地處秦嶺北麓,境內河流眾多,水資源豐富。為促進水資源保護和管理,打造全域生態水系,近日,周至縣全面推行“河長制”,積極構建全民動員、全員參與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的工作新格局。
在“河長” 的設置上,周至縣根據河道的性質,實行流域與屬地管理相結合的三級“河長制”。確定18名縣級領導擔任縣級“河長”,38名鎮(街道)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鎮(街道)級“河長”,各鎮(街道)根據河道實際情況確定村級“河長”,實現大小流域的全覆蓋。同時,“河長”名單向社會公布,在河岸醒目位置設立“河長制”公示牌,標明“河長”職責、保護整治目標和監督電話等內容,接受群眾投訴和社會監督。
渭河周至段總長45.8公里,是周至境內全部河流的匯入河,保護和治理難度最大。1月2日,擔任渭河“總河長”的周至縣委主要領導全段檢查沙場整治、垃圾清理、臨建拆除和沿線綠化等,以問題為導向,督促立行立改。沿線青化、啞柏、四屯、二曲、富仁、尚村等鎮村及時落實“河長制”職責要求,堅持事不過夜、馬上就辦,迅速投入機械、人力等,對沿河環境衛生進行逐一清理,并實現管理常態化,為實現水美一方、水富一方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