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氣質量越來越好,江水越來越清澈,今年我省環保成績亮眼。
臨近年末,霧霾天氣頻頻來襲,空氣質量再次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門話題。很多人早晨一睜眼,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查看空氣狀況。
湖南今年的空氣質量總體怎么樣?從全省14個市州來看,“湖南藍”已經成為新常態。今年來連續出現的“湖南藍”并非偶然,為了“約會”藍天,我省下足了力氣。仰望藍天,呼吸新鮮空氣,不少湖南人感受到了環境發生的喜人變化。
關鍵詞:空氣質量
【生活剪影】“湖南藍”讓人心情愉悅
橘子洲頭、岳麓山上、梅溪湖邊……無論你身在何處,只要駐足仰望,藍天白云入眼來。
攝影愛好者張宇在長沙生活了20多年,相機中保存了不少“湖南藍”的照片,也在歲月流逝中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變化。“記得前些年,‘霧霾鎖城’時有發生,大家對于長沙的大氣狀況十分擔憂,也提出了不少質疑。”張宇說。
這些年,我省治理大氣的腳步從來沒有停歇,隨著時間的推移,“湖南藍”成為空氣質量治理最好的證明。
“每天一抬頭就能看到藍天白云,夜晚還能看到星星,真是讓人心情愉悅。”張宇感嘆道。
【部門行動】治霾效果明顯,空氣優良率超七成
“長沙藍”、“湖南藍”的出現,絕非偶然。2016年5月3日,省政府辦公廳公布《湖南省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方案(2016-2017年)》,明確提出通過兩年努力,全省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穩定提升,重污染天氣大幅度下降。到2016年底,全省14個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PM2.5年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3%以上,PM10年均濃度比2012年下降8%以上。
秋冬季節是霧霾的高發期。12月10日,長株潭地區緊急啟動重污染天氣防治應急響應,打響“霧霾狙擊戰”。 要求在應急響應解除前,長株潭三市的鋼鐵、有色、建材行業企業及部分化工企業,一律停產,城區禁止土石方作業及渣土運輸,禁止露天燒烤、焚燒秸稈和垃圾,并采取機動車限行措施。長沙市共出動執法人員400人次,檢查涉氣工業企業80家,發現存在涉氣違法問題的建設項目和企業60余家。
工業廢氣、機動車尾氣被視為城市“污染殺手”,也是造成霧霾天的罪魁禍首。2016年,我省不再審批鋼鐵、水泥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項目,長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不再審批煉焦、有色冶煉、鐵合金等高污染行業新增產能項目;2016年,我省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13萬輛;各類針對涉氣、揚塵的環保執法頻頻出動。
治理效果有目共睹。一系列的組合拳,成功讓市民在今年觀賞到格外多的藍天白云。1~10月份,全省14個市州所在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4.6%,較去年同期上升7.7%;截至12月12日,長沙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255天,優良率為73.7%,比去年同期增加4天,優良率提高了0.9個百分點,重污染天氣為3天,較去年同期減少9天。全市今年以來,無論是從空氣優良天數、空氣污染持續時間等各個方面均優于去年同期水平。
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讓市民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關鍵詞:湘江治理
【生活剪影】記憶中的美麗湘江回來了
今年76歲的吳爹爹是土生土長的長沙人,一輩子都生活在湘江邊。“記得前些年,還隔著一條馬路,我就能順著江風聞到一股異味。”吳爹爹隨著味道來到江邊,只見幾個排污口正往湘江排放著冒白色泡沫的黑色污水,排污口附近一大片江水都變得渾濁起來。那樣的情形讓他十分痛心。
因為湖南省是著名的金屬和非金屬之鄉,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涉及重金屬污染排放的行業有10多個,湘江流域水體環境情況堪憂,一度發生重金屬污染事件,歷史遺留問題突出。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不斷加大對湘江的投入,將湘江治理列入省政府一號文件,不僅水越來越清,兩岸的景色也越來越美。
吳爹爹說,現在的湘江水不僅水量充沛而且十分清澈,水里的魚也越來越多,記憶中那個美麗的湘江又回來了。
【部門行動】實現水質達標率100%
讓湘江重現昔日的萬頃碧波,是眾望所歸。2013年9月,湖南省政府將湘江保護和治理列為“一號重點工程”,并決定從2013年到2021年,連續實施三個“三年行動計劃”。
今年4月,我省出臺《湖南省湘江保護和治理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實施方案》,明確提出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堅持“治”與“調”并舉的原則,系統推進水污染防治、水資源管理和水生態保護。以“一號重點工程”建設為突破口,把治水與治山、治林、治田、治湖有機結合起來,努力促進“四水”治理協同,“江湖”保護聯動。2016年,是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的第一年,各項工作有序推進,2016年度實施方案鋪排了654個項目。
湘江水質明顯變好已不僅是環保部門對外的一種宣傳,他們的底氣來自于實際的數據。據監測,長沙湘江今年以來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1月至11月,長沙水環境質量實現“三個100%”:長沙市地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湘江干流水質優良率100%;長沙市出境斷面水質達標率100%。
關鍵詞:排污整頓
【生活剪影】
為保護水源,相關單位被停業
近日,曾人來人往的益陽市和睦佳婦幼醫院被停業整頓。12月9日,省環境督察組來到醫院督察,督察中發現,醫院排污設施中電磁閥損壞。醫院雖無直排污水現象,但根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中第十二條“一級保護區內禁止新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9日下午,督察組對醫院下達督察令。11日,督察組責令醫院停業移址。
環保動真格,是2016年湖南人民對環保督察的真切體會。
【部門行動】
嚴查違法排污行為
今年8月7日, 省委省政府印發了《湖南省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的規定,決定每年選擇2-3個市州、5個左右重點縣市區以省委省政府名義開展環保督察,于今年底在一個市州開展,明年全省全面推開。
12月1日,省環保督察組進駐益陽市。這是我省首次以省委、省政府名義開展的環保督察。半個月來,環保督察動真格,推動解決了益陽市一批突出環境問題。12月15日,因違法排污,湖南林源紙業有限公司違法排污行為被處以241萬元罰款,這是自新修訂《環保法》實施以來,益陽開出的最大一張環保罰單。
在益陽進駐雖只有短短20天,但環保督察力度之大可謂前所未有。3天關停101家黏土場、責令停業關閉企業123家,限產停產整治54家,查封扣押4起,移送刑事拘留案件3起……“成績單”足以顯示治污決心。通過查事、察人、罰款、問責等方式,不斷傳導環保壓力,湖南人民所期望的“有牙執法”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