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濱江大道旁橫江村。昨日下午,挖掘機在清理河道里的淤泥。
融資5 .3億,濱江新區(棠下鎮)大手筆投入黑臭水體整治。昨日下午,蓬江區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推進現場會在棠下鎮橫江村召開,區長李欣立出席。橫江村養殖場的拆除以及河涌黑臭水體整治正在進行中,效果可佳將推行至整個棠下鎮。據悉,今年年底前,完成濱江新區(棠下鎮)禁養區全部養殖場和限養區大部分養殖場搬遷清拆工作。
現場
區長查看河涌整治情況
沿著濱江大道從蓬江往鶴山方向,走約8公里,就到了位于濱江大道旁的橫江村。昨日下午3時許,村里沿路而設的養殖(豬)場已空無一物,周邊的挖掘機正在作業,將水泥砌成的豬欄一一鏟除。不遠處的東邊河,河水已被排出,挖掘機正將河道里的淤泥挖出。
與此同時,蓬江區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推進現場會在此召開。蓬江區黑臭水體政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及工作人員,蓬江區6個鎮街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及工作人員,6個鎮街村委會或村集體經濟組織書記、主任共約150人參加了此次現場會。
蓬江區區長李欣立亦到了現場,他和大部隊一起,先觀摩了橫江村豬場拆除,再查看橫江村河涌現狀。橫江村是濱江新區(棠下鎮)黑臭水體整治的一個示范點,其方法將直接推行至全濱江新區甚至蓬江區。
融資
棠下欲拿5 .3億補償清拆
黑臭水體的污染主要來自工業、農業、垃圾污染三個方面,而橫江村正是受到養殖污染嚴重的代表。作為傳統農業村,橫江村已經被規劃至濱江新區中心區域,其不斷擴大的養殖規模以及無處理的排放,對周邊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在養豬場拆除現場,濱江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棠下鎮委副書記劉少龍介紹到,橫江村生豬養殖規模巨大,生豬養殖場共541個,僅生豬存欄量就達5萬余頭,日常大量豬糞便和養殖生產污水直排天沙河河涌,臭氣熏天,嚴重污染周邊水體和空氣。本月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廣東,關于“橫江村全村沒有下水道,河流被嚴重污染”的投訴,轉交至了濱江新區(棠下鎮),這也促使橫江村加大對黑臭水體的整治力度。
實際上,自從今年8月,整治就已經開始。劉少龍介紹,目前橫江村的生豬存欄量已經銳減至1.5萬頭。按照計劃,濱江新區(棠下鎮)將于12月底前完成禁養區全部養殖場和限養區大部分養殖場搬遷清拆工作;至明年年中限養區也要完成搬遷,相關畜禽養殖場也將完善審批手續。而此前,審批手續不完善的養殖場有近9成。
在推進會現場,劉少龍介紹了濱江新區(棠下鎮)的養殖情況,全鎮禁養區生豬養殖場有2141個,限養區1070個。為保證及時拆除,濱江新區(棠下鎮)對準時自行清拆的養豬場給予270元/平方米的獎勵,禽鳥養殖場按清拆面積給予磚瓦結構的80元每平方米獎勵。棠下鎮清拆整治獎勵資金預算約5 .3億元,這部分資金均來自融資渠道。“上半年我們開展衛片執法,對違建進行拆除、恢復環境,投入5000萬元,今年我們對養殖戶補貼、黑臭水體整治已經投入了5.8個億。”
對于從養殖轉移出來的勞動力,劉少龍介紹到,政府將引導村民開展清潔養殖。“比如養魚,一定不能再走老路,污水直排河流。”
試點
首批9個村開始河流清淤
除了對現有禁養限養區養殖場進行拆除之外,昨日現場會還查看了黑臭水體整治情況。在橫江村的東邊河,河水已經被排干凈,挖掘機正在將河底淤泥清理干凈。劉少龍介紹,目前的河水整治工作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清淤,另一個是攔截生活污水。“我們已經和第三方的環保公司有合作,他們將在橫江村建設一個污水處理設施。屆時,橫江村的生活污水都將得到有效處理。”
目前,橫江村正在進行的清淤疏浚以及河流護岸工作,共投入了678萬元。“第一批試點村有9個,橫江村是其中之一,做得好我們就推行到棠下所有的23個村。”劉少龍介紹,目前濱江新區(棠下鎮)已經投入約3000萬元進行河流清淤疏浚等工作。
南都記者了解到,目前整個棠下鎮禁養區、養殖場拆除以及河流整治工作均開展了近半年時間。“我們這里準備拆除了,養豬的水排到河里,很臭。拆了后,河水估計會好很多。而且按時拆除也能有補貼,大家表示支持。”家住棠下鎮大林村的黃女士表示。
同場加映
蓬江累計清空畜禽養殖場1884家
畜禽養殖禁養區、限養區的拆除,是農業污染的一個重要工作。隨后召開的現場會,蓬江區農林和水務局局長張頌和介紹了全區的情況,他指出蓬江區累計清空畜禽養殖場1884家,但是這一進度仍舊有所滯后,部分鎮街還沒完成丈量工作,養殖場拆除比例也較低。
現場會上,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國土和環保局局長介紹了蓬江區工業污染防治的情況,他指出,目前,蓬江區天沙河36家、杜阮河33家廢水排放企業已納入排污許可管理,完成排污許可證核發。
另外,蓬江區城市綜合管理局杜建洲介紹了河道垃圾專項整治情況,目前蓬江區已經開展了河道垃圾專項整治大行動,區“三鎮一街”已建成生活垃圾中轉站31座,有效及時地處理了大部分河道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