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施工挖到地下管線,停電停水又停燃氣……”未來這一鬧心局面隨著惠州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提速有望得到規避。14日,惠州市人民政府官網發布《惠州市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依據《方案》,到2020年,全市將建成不少于32公里的地下綜合管廊。
金龍大道6.8公里試點項目明年完成
隨著惠州擴容提質腳步的提速,城市地下管網的建設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2016年中,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實施方案》,對全省各城市地下管廊建設下達建設目標。具體到惠州,在2016—2020年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目標是30公里。
“城市管廊的建設,前期規劃很關鍵。”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早在今年初,該局就針對惠城中心區的地下管廊建設進行規劃統籌,當前《方案》的發布則是在建設實施層面的進一步細化和指導。
具體如何操作?《方案》介紹,明年將建成金龍大道6.8公里地下綜合管廊試點項目,也是作為技術和管理經驗的積累。到2020年,全市建成不少于32公里的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運營管理規范化;到2030年,基本形成較為完善的地下綜合管廊系統,管線安全水平和防災抗災能力明顯提升,充分發揮規模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建設區域的劃分上,《方案》將交通流量較大、工程管線密集或管線直埋敷設難度較大的道路;高密度開發區;管線需求較大區域;重要建筑周邊、廣場、綜合交通樞紐(機場、火車站、港口等)不宜開挖區域;重點景觀路段等劃定為地下綜合管廊重點建設區域。
對于既有的各類管線處理,《方案》要求在地下綜合管廊建成后,區域內除雨水管外的所有管線必須入廊(雨水管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入廊)。同時,住建設部門對于在管廊外位置新建管線的情況將不予規劃和施工許可審批,公路或市政道路管理部門也不會準許掘路許可審批。
引入社會資金建設運營
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直言,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受到地質條件、納入管廊管線種類、管廊倉數及管廊的大小等因素影響,建造起來并不容易。同時,建成后面臨的管理和維護問題如何協調都會影響工作的開展。
如何解決資金難題?《方案》明確將加大政府投入。惠州將積極爭取有關專項資金補助,統籌用好省級財政現有相關專項資金支持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財政部門在城建資金中統籌優先安排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加大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資金投入,有條件時可對地下綜合管廊項目給予貸款貼息。
同時也將鼓勵和吸納社會資本進入到建設和運營之中來。方案提出鼓勵由企業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地下綜合管廊,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通過特許經營、投資補貼、貸款貼息等形式,鼓勵社會資本組建項目公司參與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和運營管理。
具體到如何讓社會資金積極參與?方案提出有償管理的運作模式。也就是說在地下綜合管廊運營管理中,入廊管線單位應向管廊建設運營單位支付有償使用費用。而在建成運營初期收費難以彌補成本的情況,市財政還將按照相關規定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
在收費標準的制定上,由于當前綜合廊道的仍處在前期建設過程,并無運營范例,方案暫未對此細化。指出將按照有利于吸納社會資本參與建設運營,又能調動管線單位入廊的積極性的標準,引導供需雙方協商確定,形成合理的市場化收費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