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與新技術設備博覽會在廣州開幕。中國工程院院士曲久輝、任南琪均提到,有些污染治理技術本身就會帶來污染,需引起注意。還有專家表示,未來污水處理廠應該變成資源廠,將污染物實現資源化的循環利用,目前這一設想已經開始試點。
近年來,尤其國家“水十條”頒布之后,全國各地展開了城市地表水的治理行動。而廣州,在治理城市水污染的歷史已有數十年的歷史。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曲久輝昨天作了《城市水環境治理的生態過程與風險控制》的主題發言。曲久輝特別提醒,在水污染的治理過程中,對需要添加化學品的方法要特別注意。曲久輝表示,添加的化學試劑將水中的指標污染物去除了,但新增的化學物質可能對生態造成了影響,但這個化學物質很可能恰好不在現有的指標體系之內。而且這種情況國際上其他城市曾經出現過。
曲久輝說,針對水污染的治理行為,實際上就是將水污染中污染物進行匯集的過程,而污染物匯集到一定程度,“匯”有可能變成新的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