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全省環境保護工作電視會議后,全市面源水污染防治工作推進電視會議召開。根據《濟寧市10月份主要河流縣域出境考核斷面水環境狀況通報》,不少縣域斷面水質沒有達到標準要求。
近年來,我市流域治污成效明顯,南四湖實現了從劣五類水質向三類水質的躍升,成功躋身國家14個水質良好湖泊行列。去年我市代表山東省迎接國家淮河流域治污考核,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我省實現了九連冠。但今年以來,我市部分河流斷面水質波動甚至出現超標,面源污染成為影響水質的突出問題。“城鎮生活污水收集不徹底、污水處理廠未做到全指標達標,老運河、洸府河、梁濟運河梁山段、西支河等河流還有生活污水直排口、溢流口。”據市環保局工作人員介紹,部分河道、河岸以及其他禁養區范圍內仍存在違規養殖場戶,老萬福河水質近期出現超標的主要原因就是沿河存在大量畜禽養殖問題。另外,農業種植過程中過量使用的農藥、化肥,農村積存的生活污水等經雨水沖刷進入河流,也是造成面源污染的原因。此外,還存在漁業養殖、港口碼頭等其他方面的面源污染問題。
對此,我市將加快污水處理廠提標升級,各縣市區將對照轄區斷面考核標準,提升本轄區污水處理廠排放水平。同時,加強規?;笄蒺B殖場治理,督促配套建設雨污分流和糞污水貯存、處理設施。此外,我市將開展河道垃圾清理及航運污染防治,各縣市區開展轄區內沿河排查行動,年底前徹底清理河道及兩岸堆存的垃圾、漂浮物、秸稈、惡性水草等,維護河道正常的生態功能。“全市設置的40個縣域出境河流水質考核斷面,已全部明確水質標準,由各縣市區長或分管縣市區長擔任河長,對水質負責。”據市環保局工作人員介紹,各縣市區將把“河長制”進一步細化到具體鄉鎮,設置河段長,建立全覆蓋的河流水質責任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