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上午,北京市政協城建環保委員會視察本市重大項目工作。記者獲悉,明年城鄉結合部等“毛細血管”污水處理管網全連接,中心城區污水處理全覆蓋。能夠達到滿足2020年污水處理需求。
“這個處理后的污水指標應該向市民公示”,上午,市政協委員來到本市最大地下污水處理廠——槐房再生水廠視察,對該水廠的處理設施、處理能力以及除臭系統等進行了解及建議。記者在現場看到,該水廠實行污水全封閉,聞不見臭味。另外,該再生水廠共400畝,其中還有200畝的濕地,計劃明年春天向市民開放。
北京排水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市政府第一個三年行動計劃,北京排水集團承擔了中心城區排水和再生水處理設施新建和提標任務。
新建包括槐房、清河第二、定福莊、高安屯等4座再生水廠。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50萬立方米每日。升級改造高碑店、小紅門2座污水處理廠。同步配套建設6128噸/日規模污泥無害化設施。建設和改造355公里排水管網。同步完成各再生水廠配套進水主、次干線,實現清河、壩河、通惠河、涼水河、蕭太后河主河道沿線污水截流。
負責人介紹,槐房水廠位于南環鐵路以南、馬家堡西路以東,主要承擔城南污水處理任務。規劃流域面積約137平方公里。主體工程今年6月建成,10月試運行,這意味著第一個三年行動計劃完美收官。目前該再生水廠日均處理能力已超60萬立方米。
目前中心城區主干道處理管網已連接,明年將城鄉結合部、朝陽五環外、豐臺南四環等小溝小河等管網連接,以實現全部污水處理,實現城六區污水處理全覆蓋。達到滿足2020年污水處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