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宗海流域水環境保護治理“十三五”規劃》即將出臺。日前,陽宗海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就規劃內容組織召開了聽證會。據聽證稿內容,“十三五”期間,陽宗海計劃實施五大治水工程,規劃項目19個,總投資6.23億元。
目標
1個降低 2個穩定 3個遏制 4個構建 陽宗海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是宜良縣10萬人的生活飲用水源地,與滇池、撫仙湖同稱為“滇中三湖”。陽宗海地處珠江上游,是珠江上游生態安全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云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我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的構建具有重要作用。
一直以來,陽宗海水質類別基本為Ⅱ類或Ⅲ類,水質較好。但從2008年6月起,由于受到嚴重的砷污染,水質類別迅速下降為劣Ⅴ類。通過實施一系列砷污染綜合治理工程,陽宗海砷濃度有所下降,目前已接近III類標準。另一方面,近年來,陽宗海流域開發力度不斷加大,湖體主要污染物濃度呈現上升的趨勢,“十二五”規劃提出實施環湖截污工程,由于資金缺乏,直至2015年底才啟動實施。
因此,《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繼續積極推進環湖截污工程,進一步實施砷污染治理工程,消除水污染風險;在此基礎上,穩步推進農業農村面源、畜禽養殖污染源、城鎮生活源等重點污染源治理,提升流域水環境管理能力,遏制水體富營養化趨勢,促進生態系統良性循環。
總體目標為1個降低,2個穩定,3個遏制,4個構建。即陽宗海砷濃度進一步降低;湖體水質穩定保持Ⅲ類,3條主要入湖河流水質穩定保持Ⅲ類;潛在砷污染風險、區域開發帶來的水環境壓力、湖泊富營養化趨勢得到遏制;湖泊流域綠色發展模式、環湖截污治污系統、流域生態保護屏障、流域環境管理體系構建完成。
舉措
10大重點任務 5大類工程
圍繞“十三五”治理目標,《規劃》設置了10大重點任務、5大類工程、分7個控制單元區域實施。
10大重點任務即優化空間布局及產業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強化新興開發區污染治理,構建流域截污治污體系;以農村連片整治和農業轉型升級為抓手,大力控制農村農業面源污染;以小流域治理為重點,實施入湖河道綜合整治;推進生態系統建設,構建流域生態保護屏障;繼續開展含砷地下水處理,消除湖泊砷污染風險;建設完善環境監管系統,提升流域水環境綜合管理能力;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現流域水資源優化配置;加強陽宗海流域基礎性研究,進一步提升流域治理工作的科技支撐力量;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升群眾自主環保意識。
5大類工程為流域截污治污工程、入湖河道綜合整治工程、流域生態建設工程、農村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程、流域水環境宣傳管理工程。
“十三五”期間,將以十大重點任務為主線推進陽宗海流域水環境保護治理。規劃項目總計19個,項目總投資6.23億元。其中,流域截污治污工程4個,投資2.73億元;入湖河道綜合整治工程3個,投資0.88億元;流域生態建設工程4個,投資0.98億元;農村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程4個,投資1.36億元;流域水環境管理工程4個,投資0.28億元。
監管
“互聯網+”實現管理智能化
為提升流域水環境綜合管理能力,《規劃》提出將建設陽宗海環境保護信息管理系統平臺,以提高環保部門對陽宗海流域主要入湖河流和湖體以及企業點源排放的監測、監管能力;加強陽宗海流域水環境信息的采集、傳輸、共享和綜合分析及統一發布能力,提升陽宗海水環境監控預警能力;提高陽宗海項目跟蹤管理效率,實現流域水環境信息化、支撐多元化和管理智能化。
同時,計劃在七星河和陽宗大河入湖口、擺依河閘門處、湖體南岸各建設一個水質水量自動監測站,針對水質自動監測站、企業排污口、污水處理廠出水口布設高清視頻攝像頭,建設完善水環境信息采集、傳輸和管理系統。提出建設陽宗海流域環境保護移動應用APP系統,將環保工作人員的辦公、查詢、執法、取證等工作環境逐步的應用到移動智能終端,實現對陽宗海水環境的實時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