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汽車保有量已超過320萬輛,為此11年前深圳就規定洗車場安裝節水設備,但實際九成以上設備均未使用,形同虛設。今年深圳兩會期間,不少人大代表就此專門提交建議,呼吁加強監管。11月9日,記者從市水務局回復中獲悉,深圳擬取消洗車場節水審批,但加大對洗車場排水、排污的執法。同時,將提高特種用水價格,嘗試全市推行再生水洗車。
人大代表
“深圳一年洗掉一個西麗水庫”
“深圳在整治洗車場浪費水行動中,可以說在法規、行動方案和配套政策方面都是最為嚴謹、最完善的,規定新開洗車場必須安裝洗車循環水設備并辦理節水證方可開業,且該證還要每年年審。但種種亂象還是讓人費解,比如,大街小巷各類洗車場,大到4S店,小到一兩人的小作坊洗車店,基本家家都掛有‘節水洗車場節水證’,但大部分的循環水設備都是擺設,且年審照樣通過,市場甚至因此而興起了代辦節水證行業。”
市人大代表陳潔說,深圳汽車保有量大,如果每星期洗2次車,每次80升水,每天洗車耗水4.6萬立方米。一年耗水最少1668.6萬立方米,“相當于一個西麗水庫的庫容”。她呼吁,應強化職能部門監管職責,并引進監督機制及問責制,建立健全對現場勘查確認、復查確認等環節的監督,重罰相關工作人員弄虛作假、瀆職等行為。
同時,利用價格杠桿實行累進加價調節機制,在現有洗車等特殊行業用水價格基礎上,對洗車等高耗水行業實行嚴格的用水定額管理制度。“應以洗車場現有用水量為基數,定額減半,因為使用節水設備其節水率大于70%,如果超標,價格就加倍。同時,實施階梯水價,對超定額用水單位,實行分級累進加價,通過價格杠桿倒逼洗車業節約用水。”陳潔說。
市水務局
“九成以上洗車場未使用節水設備”
對于人大代表的質疑,深圳市水務局坦言,雖早在2005年就出臺《深圳市節約用水條例》,規定從事洗車業務應當采用低耗水洗車技術,使用循環用水洗車設備或者經處理的廢水洗車。但由于節水洗車技術不成熟,致使部分條款成為空文。
“我們曾對全市1300多家洗車場進行執法檢查,結果發現九成以上洗車場未按要求使用循環用水洗車設備,其中六成以上安裝了設備但未正常使用或已經停用。經營者們普遍反映,大部分設備技術不過關,出水有異味,車主難以接受。同時,設備購置費用高,維護難,配套設施如沉淀池、清水池等占地大。”該局稱,雖然法律規定對上述情況最高可處以5萬元罰款,但由于技術、占地等客觀原因,處罰整改最終也被迫擱置。
另一方面,該局也直言,節水審批形同“雞肋”。“各區環保水務部門負責對轄區內洗車場進行審批并發放‘節水洗車證’,其核心就是審查其有無安裝循環用水洗車設備。但由于區級管理力量薄弱,缺乏對某些循環用水洗車設備的專業審查,造成有些洗車場購置一些‘擺設’蒙混過關。”
各區洗車場節水審批將被取消
如何解決難題?深圳市水務局表示,下一步將取消各區洗車場節水審批,但加大對洗車場排水、排污的執法,嚴格審查其許可證的發放,并建立定期巡查機制,對不規范行為嚴厲處罰。同時,已將深圳洗車場用水列入特種用水范圍,執行較高的價格。
“目前深圳洗車業水價是17元/噸(含污水處理費),相比北京市洗車業水價160元/噸,處于較低水平。在會同市發改委上報給市政府的‘完善深圳自來水價格政策方案’中,我們提出了進一步提高特種用水價格。屆時,經營者的節水需求,就能進一步激發設備生產廠商不斷地開發和改進循環用水設備的積極性,形成良性的市場調節機制。”
該局還透露,深圳將嘗試推行再生水洗車。“北京目前已有超過100家洗車場采用再生水洗車,再生水廠生產的再生水經過水車運輸,進入每個洗車網點的儲水池,其生產及運輸成本平均每噸才10多元,大大低于北京特種用水水價每噸160元。深圳也將對此效仿,目前正在開展南山及前海、橫崗片區的再生水利用示范工程建設。項目完成后,將利用南山、橫崗兩座再生水廠生產的再生水,試點用于南山、前海、龍崗中心城等區域的洗車網點洗車,穩定后則向全市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