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個陌生詞匯闖入四平市民生活,它就是“海綿城市”,這個新鮮名詞火速成為四平市民的熱門話題,它為四平的未來描繪出一幅清新自然和諧溫潤的美好畫卷,讓百姓為之興奮和向往。
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城市也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令廣大百姓為之心動和期待的美好“海綿城市”已經落戶四平。
今年5月31日,在全省“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競爭性評審中,我市以第二名的優異成績進入試點城市行列。自此,我市“海綿城市”工程拉開序幕,作為我市“海綿城市”試點建設最大的廣場改造項目,濱河家園小區“海綿城市”改造工程已初見成效,主體工程已完工。
11月6日,記者來到位于鐵西區濱河路西側的濱河家園小區“海綿城市”改造工程現場,由濱河廣場改造成的開放式新型水體公園已粗具規模,其中的休閑廣場、兒童娛樂廣場、親水平臺等娛樂場地主體和景墻、廊架、木質棧道、木平臺等休閑觀賞設施主體都已經完工。雖然氣溫較低,但不時有三三兩兩的群眾結伴來到這里散步、休閑、聊天。
“自從這里的主體工程建好后,我幾乎每天都和朋友來散散步、打打拳或者下下棋,這兒已經成為我們小區居民的主要休閑場地了。”濱河小區居民李盛拉了拉被風鼓起的帽子笑著說,“今天雖然天氣特別冷,但是也想來這兒看看,主要是惦記著工程修到什么程度了,我們大家都盼著快點修好,看著工程的效果圖,我們都特別期待。”
對小區環境變化最敏感的是老百姓。“以前下大雨時,小區里的排水設施因為時間長了管線老化等原因,經常排不出去,而且下水管還經常堵塞往上返污水,特別臟,夏天那味熏得連窗戶都不敢開。”居民趙梅感慨道,“聽說這個工程建好后,雨水就能夠自然積存、自然滲透和自然凈化,小區的環境一定會有很大改善,公園的水塘,既能用于觀賞,還能通過旁邊另一個水塘讓多余的水實現自然滲透,真是神奇。到時候,那里肯定是水清景美,空氣清新。”
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辦公室負責人杜勝壘介紹說,今年8月未,我市“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工程正式啟動,濱河家園小區改造被列為一期試點建設項目,小區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現有居民樓36棟,居民6400人。濱河家園小區“海綿城市”試點建設項目改造工程9月初開工,其中原有建筑占地面積5816平方米,將新建下凹式綠地12萬平方米,透水磚鋪裝面積4300平方米,普通綠化3721平方米,非透水鋪裝面積5500平方米。工程由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設計、吉林省節水灌溉有限公司承建。截至目前,小區內D區、E區和占地面積約16000平方米的濱河廣場(C區)改造主體工程基本完成,改造面積10.3萬平方米。改造工程預計2017年5月末結束,6月初對外開放。
“小區改造主要采用新建雨水花園、下凹式綠地、新建雨水管線、透水磚鋪裝、停車場植草磚鋪裝、普通綠地修復和新建雨水澆灌系統方式進行改造建設。”杜勝壘說,“現在,由于天氣原因無法繼續施工,明年春季開工,將進行植樹、栽花、種草等配套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