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根據財政部網站消息,首批海綿城市試點名單正式公布,嘉興名列其中。如今已經過去一年多了,雖然時間不算長,但嘉興已經隨處可以看見海綿城市建設帶來的變化。隨著一個個項目的開工建設,一些疑問也隨之而來——
2013年12月12日,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講道:“為什么這么多城市缺水?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水泥地太多,把能夠涵養水源的林地、草地、湖泊、濕地給占用了,切斷了自然的水循環,雨水來了,只能當做污水排走,地下水越抽越少。解決城市缺水問題,必須順應自然。比如,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統時要優先考慮把有限的雨水留下來,優先考慮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
2015年4月2日晚間,根據財政部網站消息,首批海綿城市試點名單正式公布,嘉興名列其中。嘉興選取了18.44平方公里,作為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區,在三年內完成海綿城市相關建設改造,為今后海綿城市建設的推廣提供依據。從去年開始,老舊小區改造、道路改造、學校改造……一個個海綿城市建設項目正如火如荼地展開。一時間“海綿城市”也成為禾城百姓討論最頻繁的一個詞,也由此生發了許多疑惑。
那么嘉興作為既不缺水也不嚴重內澇的城市,需要做海綿城市嗎?海綿城市建設進展如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訪了相關部門和專家進行了了解。
嘉興既不缺水也不嚴重內澇,需要做海綿城市嗎?
近幾年的汛期,全國多地持續遭受暴雨襲擊,洪澇及次生地質災害頻發,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許多城市也發生了積水內澇,城市排水防澇再成焦點。例如,武漢市今年7月份,內澇嚴重,雨水幾天幾夜才消退。相比武漢而言,嘉興的城市內澇并不嚴重。另外,嘉興作為江南水鄉,河網密布,也不屬于水源型缺水城市。
那么,嘉興為什么要建設海綿城市?“海綿城市建設一定要注重問題導向,嘉興關于水的問題還是有不少需要我們去解決,特別是水環境還有待提升、水生態急需修復、局部積水問題有必要緩解等。”嘉興海綿城市研究(評估)中心主任王賢萍說,“有了這些問題,我們就需要去做海綿城市。”
“你看,這是以前在南湖大道拍的雨水排出口。”王賢萍拿出一張照片給記者看。照片上,雨水排出口的雨水呈黑色,據悉,這就是雨水沖刷路面后,滯留下來的污染物。
事實上,目前嘉興污染物入河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城鎮生活污水,另一個則是來自雨水面源污染。“根據我們調查發現,城鎮生活污水入河COD(化學需氧量)貢獻了32.6%,氨氮貢獻了63%;而雨水COD貢獻了52.7%,氨氮貢獻了23.1%。”
嘉興污水收集率這么高,為什么生活污水還會排入河道?王賢萍介紹道,過去地下管道施工在驗收、檢測這塊是比較薄弱的,隨著科技的進步,這兩年利用機器人進入管道檢測后發現,很多地方管道破損嚴重,導致污水漏損直接排入了河道。
“水生態我們很難通過實例去表達,但是氣溫卻是水生態的一個側面反映。”王賢萍說,此前他們請市氣象局對近十年(2006至2016年)嘉興實驗小學氣象觀測站與中央公園氣象觀測站的夏季溫差進行了對比,在7月份最大溫差為2.7攝氏度,平均溫差為0.7攝氏度。
選擇這兩個區域進行對比是有典型意義的,一個是城市熱島效應比較集中的區域,另一個是生態環境較為自然的區域。“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我們的水生態受到了一定的破壞。”王賢萍表示,“水環境差、水生態遭到破壞、局部的內澇也有風險,所以我們做海綿城市是有必要的。”
海綿城市在建什么?
隨著海綿城市建設的集中開工,嘉興城區項目建設“挖”聲一片。為了讓禾城百姓支持、知曉、參與到海綿城市建設中來,每個項目現場都制作了宣傳欄,并對海綿城市的相關知識進行了簡要介紹。
市區中環南路作為東西方向的一條主動脈,在早晚高峰時段,車流量非常大。今年7月份,中環南路廣益路段啟動了道路環境綜合整治。家住春曉源的鄭女士,工作單位在南湖新區,中環南路成為她上下班的必經之路。令她不解的是,看起來好好的中環南路為什么要改造。
記者了解到,中環南路于1998年開工建設,當時建設時周邊還是開放的土地,自然河系也多。下雨天,道路和周邊匯聚的雨水可以直接排入附近的河道,所以對排水管網的要求并沒有那么高。隨著土地的開發使用,河道被填埋,道路周邊的單位也越聚越多,大型商場、商務樓宇、公共場館等沿路林立。
“這樣一開發,原來的排水管網已經滿負荷運轉,排查中我們又發現,一些管網還是‘斷頭管’,所以一旦短時期降雨集中,有些路段就會積水。”嘉興市海綿城市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重新鋪設更大管徑的排水管道是中環南路廣益路綜合整治工程中較為重要的一項工作。另外,中環南路廣益路自使用18年以來,并未進行過大修保養,道路破損情況較為嚴重。沿途的公交站、公交專用道也要進行相應的改造,來滿足公交通行的需求。因此,整個項目還包括了路面養護、交通優化。“在這次道路設計中,我們就融入了海綿城市建設理念,人行道采用透水路面,部分綠地則改造成雨水花園。”該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
“所以海綿城市建設是和政府其他民生工程協同推進,不為海綿而海綿。”王賢萍說,如老舊小區改造、治堵等城市功能提升、五水共治、有機更新等,這些項目改造更多是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植入其中,海綿城市更多是為城市建設指明了方向。
據了解,嘉興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示范區占地面積18.44平方公里,包括舊城改造示范區域(含城中片合流制區域)、南湖重點保護示范區域、已建新城改造示范區域、未建新城建設示范區域等四類區域,涉及住宅小區改造、公共建筑改造、公園綠地改造、市政道路改造、河道水系疏通、排水管網普查和修復等10大類工程,總投資約51億元。
“我們也對這些項目進行了梳理,如屬于城市綜合功能提升有11.62億元,五水共治項目有25.32億元、老舊小區改造3.61億元、海綿項目改造是10.55億元。”王賢萍又補充說道,“海綿項目改造中40%的資金還是用于五水共治等方面。”
例如嘉興市排水管網普查工程,就屬于五水共治項目,主要是對示范區內的示范道路、建筑小區、公共建筑內部雨污水管網進行全面普查,并對市政道路排水管網進行檢測,對問題管網進行改造和修復。
“像府南一期、二期老舊小區改造,長水街道原來計劃就要改造,這次改造設計的時候就考慮了海綿建設理念,對小區內管網改造的同時,還建立了透水停車場、雨水花園等。”王賢萍說。
有些地方好好的,為什么又要挖開做海綿城市?
建于上世紀90年代的煙雨小區,是本次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中最大的一個小區。從表面來看,小區內綠地面積多,物業完善,小區的改造沒有必要。“但是從排查的情況來看,小區的‘毛病’還真不少。”王賢萍說。
通過儀器檢測拍出的畫面,記者看到,煙雨小區不僅存在雨污混接的問題,雨水管網還存在破裂、變形的問題。而且,陽臺上的污水直接排入雨水管網,直排河道。
“不僅僅是老舊小區有這樣的問題,中高檔小區也會發現一些問題。”王賢萍說,如對文星花園海棠苑的污水管網檢測,發現污水管網破損、變形,翰林府第陽臺洗衣機廢水排入雨水管網、局部積水。發現了問題,就要去解決問題。
因此,在海綿城市改造中,通過源頭措施、中途措施、末端措施來進行系統的海綿城市建設。如源頭措施采取立管斷接、下凹綠地、雨水花園、透水鋪裝、滲排水溝;中途措施采取雨水管網改造、污水管網改造、給水管改造;末端措施采取雨水回用、格柵欄污井等。
其中,雨水系統改造內容包括增大雨水主管管徑、增設雨水排放口、挖除替換破損管道、布置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污水系統改造包括更換破損的污水管、對雨污串接進行改造,而供水管網則是更換漏損嚴重供水管道。
嘉興市實驗初中范蠡湖校區就曾存在雨污混接的情況。該學校位于范蠡湖的北側,占地面積4.4萬平方米,校園主通道將范蠡湖一分為二,東側湖域位于校園范圍內,西側湖域呈半開放狀態,也就是范蠡湖公園。
在改造前期,項目設計人員對學校情況進行調查,發現學校的雨污管道串接,雨水和污水的主要排放就是校園北面的楊柳灣路和南面的范蠡湖。根據數據測算,每年的排湖污水達到了6220噸。該項目改造的一個主要內容就是雨污管道分離,對學校內的雨水管道新建和改造。這樣一來,污水全部納管,生態處理后干凈的雨水排入河中。同時,設置了氣象站等學生科普設施,不但改善了范蠡湖的水環境,還把實驗初中建設成了海綿城市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