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諸暨市“股份制”治污 六廠聯手一石二鳥 |
發布日期:2009/1/16 12:25:49 |
在制造業發達的紹興,有些中小企業因為自身的經濟實力不夠強,對在生產過程中所排出的污染無法處理好。因為排污不達標,而自己又力不從心,企業極有可能面臨關閉的處境。而當地政府考慮到企業創辦起來不容易,如今因為排污問題關門,也顯得很“頭疼”。浙江省諸暨市店口鎮的政府部門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子,讓這些企業“聯姻”,實行“股份制”治污,從而解決了治污難的問題。
小電鍍造成大污染
據了解,諸暨是浙江省中小企業最多的縣級市之一,僅店口鎮就有3200多家小五金企業,像汽車配件、空調配件、水暖管件等種類的小五金產品,都能在這里找到。這些小五金廠給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活力的同時,也因為與五金產品配套的電鍍廠污染大,而一些小型的電鍍廠成了當地最大的污染源,這為生活在此的人們所詬病。“我們這里五金產品豐富,但全鎮每年50億元產值的小五金產品都需要電鍍工藝處理完成。因此,電鍍廠也有著廣大的市場,但電鍍處理所產生的工業廢水污染是不少小型電鍍廠共同面對的煩惱。”店口鎮政府負責人說。
“排污不達標,把附近的河水弄臭了,老百姓過不去,我們心里也很不舒服。”店口鎮一家小型電鍍廠負責人說。而環保部門也多次發出警告,如果排污不達標,企業受到處罰不說,還很可能被關閉。面對這樣的處境,一些企業進退兩難。“要想排污達標,必須安裝或更換排污設備,而這些設備價格不菲,我們這樣規模的企業又單獨搞不起。”諸暨市五金電鍍廠負責人說。難道企業真要關門?企業坐立不安,政府部門也感到為難。
6家企業“聯姻”治污
諸暨鄉鎮“塊狀經濟”特點明顯,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也有不少中小企業碰到了治污難題。面對同樣的問題,首先急的是企業,而政府也在想辦法。“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碰到環境問題,它就像是一個人在發育過程中出點毛病。而我們職能部門不是把有毛病的企業簡單地拋棄,而是應該幫其尋找解決的辦法。”諸暨環保部門負責人說。而當地政府探索出的“股份制”治污,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好辦法。據了解,在諸暨多個政府部門的撮合下,店口鎮6家電鍍企業“聯姻”治污,這6家電鍍企業按各自年產所占的比例入股,總計投入1000萬元,成立了一家自負盈虧的股份制污水處理廠,營運費用由股東按其所排污水量和濃度來分攤。目前,這家污水處理廠完全由環保部門監控,每天處理工業廢水400噸,排放指標完全符合國家標準,解決了企業的難題。
“如果我們6家企業都各自處理自己的排污問題,所花的成本更大,而且單個的力量難以達到排污標準。現在問題解決了,而且每年企業可以節省上百萬元的成本。”諸暨市通達電鍍管理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這個“股份制”污水處理廠目前已經開始試運行,污水全部達標排放。諸暨市店口鎮環保所長葉萃告訴記者:“據我們估算,如果建一個符合標準的污水處理系統,每個電鍍廠需要土地1000多平方米,而現在一個污水處理廠只需要3300平方米左右,節省了一半的土地資源。而且可以節省1/3的管網費用。”
股份制治污推廣到其他行業
企業嘗到了“股份制”治污的甜頭,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實現了雙贏。如今,織襪產業的印染水處理、珍珠產業中的漂白及粉塵治理、農村垃圾處理都開始嘗試“股份制”模式,目前當地已建成4家股份制治污企業。前不久,諸暨市又決定每年拿出1000萬元環保專項資金,用于獎勵中小企業“股份制”治污。
諸暨市環保局黨組成員、局長助理黃一海說,將一個行業的企業聚集起來,共同防治污染,是今后環保工作的趨勢。他透露,當地有關部門正在計劃逐步取消大唐鎮中小襪業企業定型用的小鍋爐,取而代之的是建立一個大家可以共享的定型中心,利用城市熱電廠的蒸汽提供能源。這樣,既節約了成本,也減少了小鍋爐粉塵等污染物排放,保護了環境。(本報記者 周兆木 通訊員 壽可寧)
|
|
特別聲明: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電話: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