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通報了駱馬湖水源地及徐莊水廠竣工并網供水情況,徐州首創水務公司負責人就徐莊水廠供水之后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回復。
徐莊水廠啟用
結束市區長期依靠地下水的歷史
駱馬湖水源地及徐莊水廠工程是省、市確定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是我市水利水務建設史上單體投資最大的一項民生工程,是我市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龍頭項目。
工程的建成通水,實現了市民喝上優質水的期盼,結束了市區長期以來依靠地下水的歷史。
水源地取水口深入駱馬湖內2.1千米,取水工程一次性建成,取水能力140萬噸/天,一期原水供應能力80萬噸/天,其中供徐莊水廠40萬噸/天,供劉灣水廠20萬噸/天,供邳州市及睢寧縣各10萬噸/天。在水源地單獨供應新沂市5萬噸/天。徐莊水廠一期工程土建規模為40萬噸/天,設備安裝規模20萬噸/天。
整個工程于2014年10月開工建設,2016年6月完成建設任務,7月6日原水工程試運行,7月19日徐莊水廠進水調試,8月19日完成聯調聯試,開始并網試運行。9月23日,駱馬湖水源地及徐莊水廠工程正式投產運行。
工程建成通水,使市民喝上優質水的期盼成為現實,市區千家萬戶可以飲用駱馬湖甘甜純凈水;市區依賴地下水的局面成為歷史,實現了由地下水為主向地表水全覆蓋的歷史性轉換;市區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大大提升,市區形成了南有駱馬湖水、北有微山湖水、內有地下水三水源安全保障格局;加快了城鄉供水一體化格局的形成,為全市(含五縣兩區)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提供了水源保障,為全市城鄉人民共享同等飲水安全保障待遇打下了堅實基礎。
熱點關注
為什么西區有的小區水質出現發黃現象?
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徐州首創水務公司總經理李亞還就市民普遍關心的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記者:徐莊水廠水質情況如何?
徐州首創水務公司總經理李亞:徐莊水廠建成調試及試運行期間,市衛計委按照制水標準、規范要求,對制水工藝全流程、凈水生產全過程跟蹤監測。按照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要求,經過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水質監測,并與徐州首創水務公司中心化驗室檢測數據比對,徐莊水廠出廠水106項指標全部合格。
記者:徐莊水廠供水后,對市區水質有哪些改變,為什么西區有的小區水質出現發黃現象?
李亞:徐莊水廠向市區供水后,將逐漸壓采市區地下水,形成以地表水為主的供水格局。屆時,劉灣水廠三分之二的水源也來自駱馬湖,出廠清水經由城區西南側的新河水廠向市區補充,地表水源將以駱馬湖水源為主,市區水質將有極大提升。
徐莊水廠啟用前,我市居民飲用水還有部分采用的地下水。地下井水經張集水廠和小山子水廠進行處理以后,進入市區輸水管網。徐莊水廠啟用以后,地下井群停止采水。新舊輸水管線切換,供水格局變化后水流方向、水流速度及壓力的不同,管壁附著物遇沖擊掉落,會出現水質波動現象。加上近期管網對接工程較多。這些因素在一起,導致市區部分小區,尤其是處于輸水管網末梢的小區,會出現水質短暫發黃,打開水龍頭放一會水就消失的現象。請廣大市民不要擔心,首創水務公司設置了多處監測點,對水質進行實時監控、處理,確保城市用水安全。
記者:工程建成對我市城鄉供水一體化有哪些促進作用?
李亞:作為全市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的基礎和龍頭,工程建成通水,對輸水沿線新沂、邳州、睢寧提供部分駱馬湖原水,市區以駱馬湖水為供水主水源后,可騰出微山湖水源地部分原水向豐縣、沛縣及銅山西部輸送,為全市城鄉供水一體化網絡建設提供了水源保障,撬動了城鄉供水一體化格局。
2016年5月23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工作會議,明確全市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以保障城鄉供水安全為主線,以實現一體化全覆蓋為目標,實施“七項工程”、建立“三個機制”,總投資86.5億元,力爭至2018年,市區和縣(市)區基本建成城鄉供水工程、運營、監管、監測一體化體系。屆時,全市將徹底結束依賴地下水的歷史,城鄉人民將共享同等飲水安全保障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