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莊河海綿城市工作的推進,莊河將全力完善排水管網、商業廣場等基礎配套,建設高品質小區,方便市民,惠及民生。據了解,很多企業在積極參與“海綿城市”建設,尤其是房地產企業,隨著海綿城市推進,我們該如何提供品質更好的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又該如何更好地服務民生,彰顯社會責任?本次莊河講壇大會上,來自莊河3家企業代表圍繞助力莊河海綿城市建設做了主題發言。就此,本報記者對企業代表進行了專訪。
大連九洲有限公司總經理孔祥久
大連九洲健康養老服務中心
記者:當前,養老產業的前景在我國十分可觀,作為大連首家醫養綜合體九洲世紀醫院,如何把莊河生態宜居優勢與養老產業結合到一起?
孔祥久:結合莊河的宜居旅游環境,項目新建綜合醫養融合門診住院樓1棟,總建筑面積85850平方米,住院床位1200張,購置醫養融合診療設備(256排ct、3.0t核磁共振等診療設備等)和智慧養老信息化服務平臺(his、lis、pacs、emr、app等)系統。九洲醫養綜合體項目建設將帶動社區養老、居家養老、社區醫療、藥品管理、康復性養老、休閑式養老、旅游式養老、交換式養老、候鳥式養老、日托養老、養老職業培訓等數字化醫療產品和健康服務業企業在莊河市區落地。
記者:以前的廣場大多采用硬化鋪裝,不利于雨水下滲且增加了城市熱島效應。停車場占地面積大,污染嚴重,適宜布置雨水控制利用措施。如今,“海綿城市”對此都有明確要求,這給城市建設思路帶來一個轉變,企業如何看待這些理念上的變化?
孔祥久:以前在項目規劃建設過程當中我們比較注重空間布局,推廣場地硬化,導致了城市降雨的涇流沒有控制好,繼而使城市的水的生態問題、環境問題、資源問題、安全問題等一系列問題暴露出來。當然這個問題也不是中國特有的,西方發達國家在城市化過程中也碰到過這些問題,應該說我們是將國外發展過程的經驗教訓與中國城市化發展的實際相結合提出了海綿城市建設的要求,現在海綿城市建設中,要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城市生態的影響,將70%降水就地消納和利用,把傳統的末端治理轉換為源頭減排。搞好“海綿城市”建設,本身遵循的就是一種生態環保理念,是發展綠色城市的準確定位,同時也是房地產以及養老地產的一個最大優勢。
大連盛世麒麟廣場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倪成鋼
打造屬于城市中的“海綿社區”
記者:以莊河成為海綿城市試點建設為契機,企業應“順勢而為”,麒麟廣場是如何完善商業設施,又是如何服務民生,將給莊河人生活帶來哪些新的變化?
倪成鋼:的確,公共產品體現的是社會責任,也是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陣地,莊河成為海綿城市的試點城市,這就意味著莊河要在全國打樣板、做典范。作為地產開發商,我們項目在建設中,正有意識的在打造屬于城市中的“海綿社區”。
通過轉變過去的建設理念,變快速匯水為分散就地吸水,將傳統的硬質廣場改成軟質的綠地廣場,保留原地形地貌,既成為文化廣場,也是高強度開發區域的綠色緩沖地帶……雖然建設的成本將大大增加,但從企業服務民生角度來看,這必將會有效提高麒麟項目周邊道路和廣場對雨水的滲、滯、蓄能力,從而也提升了莊河老百姓的幸福指數。
大連盛峰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進峰
雨水綜合利用為重點建雨水花園
記者:作為地產開發商,地段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請問您為什么選擇這一地段開發壹品桃源三期?該項目都有哪些優勢?
張進峰:我們的項目致力打造莊河城區最宜居生態小區。談及小區的舒適度指數,一是生活配套完備,毗鄰莊河最大早市場。二是盡享“生態氧吧”,坐擁綠樹成陰的城市山體公園——西山公園腳下,臨近城市景觀河之一——小寺河,讓市民在城市與山河之間感受久違的寧靜之地。三是,居民出行方便,小區內設通道,直達客運站,步行僅需5分鐘,多條公交線路路經此地。
記者:海綿城市建設應遵循生態優先等原則,作為宜居小區的壹品桃源三期,在打造建設小區園林、景觀等方面都有哪些做法?請談一下。
張進峰:古人往往是擇水而居,因水興城,倚水而生。作為正在熱銷的壹品桃源三期,在項目建設中,我們結合了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將雨水綜合利用作為重點,打造雨水花園,在微風拂動下,形成波光粼粼的韻律表面,為人們提供更多的親水、戲水樂趣。而此水景設計之中蘊含的理念即為雨水在降落之地即應被就地使用,進而也完善小區園林景觀的功能。另外,莊河市作為海綿城市試點后,必將呈現一個不一樣的新莊河。作為本土地產企業,我們會深刻理解海綿城市建設意義。當然我們也希望能通過更多的項目實踐不斷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為我們的城市創造更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