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整治散煤污染。一是推進煤改氣(電)工程。今年我縣的煤改氣工作分為城區和農村地區兩部分推進。城區為北至和平街、南至縣界、東至澧洺路、西至縣界合圍區域,包括29個行政村。按照逐步推進的原則,率先對主城區16個村實行煤改氣工程,由主城區向外輻射。由縣環保局負責牽頭,邢臺燃氣有限責任公司任縣分公司承建。目前已有6067戶繳納了燃氣初裝費,計劃10月底完工。7月中旬邢臺燃氣有限責任公司任縣分公司已開始在北西村施工,由于汛期到來,降雨較多且頻繁,為了施工安全,汛期一直處于停工狀態,汛期結束后繼續施工。目前正在施工的有2個村,分別是北西村和林莊村,已鋪設管網約1300米,安裝239戶。張家莊村正在布置工料場地,馬上進場施工。煤改氣壁掛爐將于近期開展招投標。農村地區為城區以外范圍,年內完成辛店鎮、天口鎮和邢灣鎮16224戶煤改氣任務。由縣發改局牽頭,任縣宏安科思天然氣公司來承建。目前各鄉鎮正在入戶摸底。二是淘汰燃煤鍋爐。《任縣燃煤鍋爐綜合整治實施方案》2016年市下達我縣19臺燃煤鍋爐淘汰任務,目前已淘汰12臺。錦繡家園、東方花園、東方花都3個居民小區的7臺燃煤取暖鍋爐由縣住建局負責,目前正在聯系運營公司進行前期設計,簽訂改造合同后馬上進行拆除。同時,按照市政府2013-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到2017年底前要基本淘汰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我縣計劃提前一年完成任務,爭取在2016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縣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淘汰任務。三是開展散煤污染治理。嚴厲查處生產、銷售劣質煤炭經營行為,對煤炭經營場所開展了摸底排查,全縣煤炭經營場所(網點)46家,目前已完成取締工作;積極推廣型煤及清潔燃燒爐具,市下達2.6萬噸散煤壓減替代和4000臺型煤專用爐具推廣任務分別由發改和農業部門負責,確保10月底前完成。 二是整治道路車輛污染。堅持車、油、路統籌,治、建、管并舉。一是提升燃油品質。按要求在規定時限內完成了油品質量升級任務,實現了全縣范圍內供應符合國家第五階段標準的車用汽、柴油;加強對油品質量及油氣回收裝置的監督檢查,嚴厲打擊非法生產、銷售劣質車用汽、柴油行為,確保油氣回收裝置正常使用。二是加強重點車輛通行秩序整治和排放監管。綜合整治超載超限運輸;嚴查渣土車輛遺撒飄散渣土、揚塵行為;嚴格挖掘機、裝載機和起重機等非道路移動機械作業監管;專門下發公告對過境城區的重型貨運車輛實施遠端繞行。三是健全機動車環保監測體系和防治機制。按要求推進“黃標車”淘汰工作;對達不到排放新標準的車輛不予辦理注冊登記和轉入登記;對不達標車輛不予核發環保標志和安全技術檢驗合格標志;對不符合排放標準的車輛實行遠端繞行;開展了非法回收拆解報廢汽車和非法生產拼裝車攤點專項行動。四是推動綠色出行。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提高交通調控水平,積極構建以公共交通為主、提倡步行、自行車慢行交通的交通體系,在出現重污染天氣時嚴格落實車輛限行規定。 三是整治面源污染。一是加強建筑工地揚塵監管。全縣19個建筑工地均有專人管理,從嚴落實《河北省建筑工地揚塵治理新十五條標準》,未落實防塵措施的建筑工地一律不準開工。所有渣土運輸車輛駛出工地必須沖洗干凈,今年以來查扣不符合規定和不遵守要求的違規渣土車輛5起,進行了嚴肅處理。二是加強道路揚塵控制。城區機械化濕式清掃范圍北至永康街、南至育才街、東至澧洺路、西至縣界,城區主次干道每天濕式清掃一次、灑水3次以上,外環路全部實施機械化濕式清掃,每天濕式清掃一次。今年以來,爭取上級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230余萬元,購置了3臺大型濕式清掃車,8臺小型沖洗車,現已全部投入使用。三是加強露天焚燒、露天燒烤整治。建立秸稈禁燒長效機制,圓滿完成春夏兩季秸稈禁燒工作;禁止焚燒瀝青、油氈、橡膠、塑料、皮革、垃圾、樹葉等物質;禁止露天燒烤,城管、市場監管、環保開展聯合執法專項行動,對大氣污染防治示范區內燒烤進行取締,取締露天燒烤6處。四是加大工業企業面源整治力度。按照“粒料入棚、粉料入倉、皮帶傳輸、密閉裝卸”的標準,對工業企業料場、堆場實施封閉式改造,嚴格控制無組織排放。 四是整治工業企業污染。一是對機械制造行業的表面涂裝、包裝印刷行業的油墨印刷、橡塑制品行業的密煉硫化等易產生揮發性有機物的工序進行重點整治,采用建設噴漆房、集氣罩收集等方式,對VOCs煙氣進行收集,通過活性炭吸附等方式進行處理后達標排放。二是對全縣重點涉氣企業安裝實時監控設施,并與我局平臺聯網,強化達標管理。三是對直排入河的涉水企業進行整治,要求必須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對經過治理仍不達標的工業企業,一律停止生產,關停兩家紙制品企業;對已關停取締的化工、造紙等企業進行后督察,落實關停取締措施,嚴防反彈;嚴格涉水項目環評審批,要求新上涉水企業一律進入園區。 五是牛尾河治理。一是建設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建設規模為日處理2萬噸的綜合污水處理廠。處理工業廢水約占60%,主要來源為縣開發區和縣化工園區的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約占40%,主要來源為縣開發區企業生活污水和沿線村莊生活污水。設計出水質量為《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一級A標準,項目建成后可有效緩解牛尾河水體污染問題。該項目已于8月1日進場施工。全部建設內容將在12月底前完成。二是開展牛尾河沿線村莊垃圾治理。對牛尾河沿線16個村的生活垃圾進行治理。共配備拉臂式垃圾轉運車10輛,與車配套的垃圾箱105個,人力三輪保潔車52輛,垃圾轉運站自卸車3輛。目前已全部納入縣城鄉垃圾一體化運行。三是推進牛尾河沿線村莊污水治理。對縣城污水主管網覆蓋的8個村莊,采取鋪設污水管網接入縣城主管網排入縣城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對縣城主管網覆蓋不到的張莊村建設微動力小型生活污水處理站及配套管網,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目前,已全部開工建設,預計9月底完工。四是開展牛尾河污水治理。包括污水管網截流和牛尾河清淤改造。通過對滏陽路和光明路4個生活污水排污口進行截流,同時,在牛尾河建設污水處理、生態護岸、底泥清淤及護坡等生態修復系統,實現水體達標。目前,該項目正在抓緊設計、招標。五是整治牛尾河河道沿岸環境。對堆存在河道兩側的生活、農業垃圾進行清除;實施植樹造林工程,做好河道兩側綠化。共在河道兩側植樹12000棵。 六是整治畜禽養殖污染。一是推進畜禽養殖區專項整治。專門印發了《任縣畜禽養殖區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劃定了禁養區、限養區和適養區。要求在禁養區內不得新建、擴建畜禽養殖場所,現有畜禽散養戶建設達標糞污處理設施,現有規模畜禽養殖場限期關停或搬遷。目前這項工作正在進行。二是建設畜禽養殖污染減排工程。督促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建設糞便污水處理設施,對產生的畜禽糞便、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實現達標排放。有1家規模畜禽養殖場建成了減排工程。 七是嚴格環境監管執法。一是認真落實中央環保督察組在河北期間反饋問題的整改落實并做好“回頭看”工作。我縣共接到督察組交辦的群眾舉報案件18起,其中5起為重復舉報,11起不屬實,2起案件已經整改到位、問責到位。二是深入開展環保執法專項行動。開展了“利劍斬污”、清理土小企業、防止關停取締企業反彈、打擊違法排污后督查、污染隱患排查等專項行動。充分發揮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12369”環保舉報熱線和污染源在線監測的作用,采取不定期巡查、突擊檢查、明察暗訪等方式,加大了執法巡查頻次,加強了夜間突擊檢查力度,重點對小板材、小塑料顆粒、色紙加工、小電鍍等關停取締企業開展后督察。聯合鄉鎮政府、電力部門依法采取斷電措施6家,關停取締4家,立案處罰3家,依法查處并移交公安機關環境違法案件1起,形成了強大的威懾力。三是按照雙隨機的要求,隨機抽取了149家企業開展了檢查,查處環保手續不全、批建不符等問題21件,全部落實了整改措施。四是積極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措施。上半年啟動重污染天氣藍色預警4次,做到了啟動及時,措施到位。五是對13家重點企業開展每季一監測,對河流斷面開展每月一監測,為環境執法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