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沙河市區段采用船只結合人工每天巡回打撈清理,保潔范圍內每天必須至少徹底打撈一次。
“水污染是環境治理的難中之難、重中之重,已經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8月中旬,江門市召開水環境大整治暨黑臭水體治理動員大會,要求打好黑臭水體整治硬仗。
江門市委書記林應武指出,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過程中,要嚴格落實生態控制線、農業生態紅線,保護好重點河流、海島岸線和海洋生態環境。
江門市市長鄧偉根強調,水污染治理迫在眉睫,必須馬上行動起來,精準治污、科學施策。
隨后,蓬江區第一時間召開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會議,落實江門市委、市政府部署,下發《江門市蓬江區黑臭水體綜合整治行動方案》及其配套的2016年度工作方案,以及農業污染源、垃圾污染源等多個專項整治方案,吹響整治黑臭水體攻堅戰號角。
根據江門市委、市政府要求,2016年底前,蓬江區要實現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污口;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重度黑臭現象;2018年底前,天沙河(含桐井河、天鄉河、丹灶河、雅瑤河、泥海河)消除黑臭現象;2019年底前,杜阮河(含杜阮北河)基本消除黑臭現象;2020年底前,杜阮河(含杜阮北河)消除黑臭現象。
蓬江區主要領導要求,各級干部把思想統一到江門市委、市政府部署上來,以高標準、嚴要求落實整治工作,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和輿論監督的導向作用,探索長效監管機制,做好整治后續工作研究。
為保障整治工作有序開展,會上成立了以蓬江區委書記溫偉文為組長的蓬江區黑臭水體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舉全區之力展開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整治農業污染源
養殖戶積極響應治水號召
“30年前,村里的河涌非常清澈,河水可直接作為生活用水使用。那時候,小孩常在河里游泳。”蓬江區濱江新城(棠下鎮)大林村村民記憶中的水清岸綠景象,現在已看不到。現在,一進入村中便能聞到一股異味,超過承載能力的生豬養殖業已破壞村莊人居環境,部分不堪忍受臭水圍村的村民開始搬離。
“10年前,村委已開始傳達生豬養殖整治的要求,當時家家戶戶以養豬為主要經濟來源,大都不支持整治工作。有些人偷偷將豬糞排進河里,造成環境惡化,現已影響到大家的生活。”大林村養殖戶梁澤照現養有500頭生豬,在這次整治行動中,他積極響應政府整治黑臭水體的號召。
“8月22日,濱江新城(棠下鎮)召開全鎮黑臭水體農業污染源整治工作動員大會,鎮、村、組三級干部聯動,層層簽訂責任書,并成立23個工作組進駐到各村精準開展整治行動。”大林村工作組組長張建輝向筆者介紹,該組根據劃定的禁、限養區范圍,已向養殖戶下達整改通知書,并通過電視、宣傳欄等途徑開展政策宣傳,為接下來工作的開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近期我們正深入每個養殖戶開展摸底清查,調查內容包括畜禽養殖場的生產規模、用地規劃、治污設施、環保配套等,每戶建立一檔,清晰記錄養殖戶的情況。”大林工作組成員張華超表示,在摸底調查過程中,工作組仔細傾聽農戶實際需求,“有農戶反映生豬需再養幾個月才能上市,懇請暫緩幾個月再拆除,我們都如實記錄并上報,屆時由鎮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安排。”張華超介紹,工作組每天平均走訪10戶,經過近10日清查,目前大林村已基本完成走訪,“根據初步調查,大林村的養殖戶有三四百戶,目前還在查漏補缺,進一步確認數據。”
張建輝表示,由于政策宣講到位,而且農民也深受污染之害,加之此前其他城市已提前開展整治,農民已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因此,不少農民主動響應政府號召,自覺安排生豬上市。下一步,該工作組將按照整治進度要求,督促養殖戶做好關停、拆除、轉產等生產安排。
筆者了解到,為充分調動禁、限養區內畜禽養殖戶自行關閉拆除養殖場的積極性,蓬江區專門制定了獎補機制。該區將對位于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符合國土、環保、動物防疫等有關要求,有完善審批手續且在接到關閉拆除通知書一個月內申報自行拆除,且在限期前通過驗收的畜禽養殖場,按規定給予補償。若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沒有完善的審批手續,但在接到通知書一個月內申報自行拆除,且在限期前通過驗收,該區也將按養殖場欄舍結構和面積給予獎勵。此外,限養區內的養殖戶在接到限期治理通知書一個月內申報自行拆除,且通過驗收,也將參照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的標準給予獎勵。
“希望此次整治能恢復大林村藍天綠水的水鄉環境,外出的村民可以重返家鄉,共同發展。”現在,梁澤照正學習養殖高價值魚,逐步轉型。
蓬江區農林和水務局總畜牧獸醫師陳勇表示,為促進農民轉型,該區已著手開展相關技能培訓,“近期,我們已組織部分養殖戶到廣州漁博會參觀學習,了解高價值魚養殖技巧,促使農民轉變生產方式,增加收入。”
整治河道污染
常態管護動態巡查結合
村民劉伯和同事每天開著小船在天沙河市區段巡回清理河道垃圾,一人在船頭持網打撈,一人在船尾“掌舵”控制發動機,“從早上8時到下午5時,自江沙收費站到江咀這一河段,每天來回幾趟。”劉伯告訴筆者,一天下來,打撈的垃圾少則兩三千斤,多可達四五千斤,尤其是雨后河面漂浮垃圾增多,清理量相對較大。他由衷地希望大家共同維護好環境,勿亂丟垃圾。
在本次黑臭水體整治專項行動中,蓬江區專門制定了河道垃圾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由河道所在鎮街為責任主體,負責轄區內匯(分)流進入天沙河、杜阮河的河道以及村莊河涌兩岸水域、灘地和岸坡等河道垃圾清理工作,力爭年底實現天沙河、杜阮河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堆積垃圾的目標。
據介紹,自8月起,蓬江區已組織相關單位和鎮街、社區(村)工作人員對發現的河道垃圾進行清理運輸,對水面漂浮物、有害雜草進行打撈。
“整治行動開展以來,我們已增派人手加強天沙河市區段的管護,每天由4人至8人進行清理。”天沙河管理處工作人員陳楚介紹,河段河道水面保潔以清理生活垃圾為主,采用船只結合人工每天巡回打撈清理,保潔范圍內每天必須至少徹底打撈一次。
“除了日常保潔,此次整治專項行動還成立了督辦組,一經發現河面河岸有垃圾,立即派人進行處理。”天沙河管理處工作人員鄧漢明表示,常態化的管護與動態巡查督辦結合,切實保障清理到位。
為形成長效保潔機制,蓬江區通過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開展天沙河市區段河道保潔,“通過每兩年公開競爭招標,服務承包方按照具體要求和標準進行清理,我們進行監管驗收,確保整治質量。”鄧漢明說。
對于河岸清理垃圾,蓬江區環衛局工作人員廖軒毅介紹道:“目前,天沙河兩岸的綠道已納入日常的市政保潔范圍內,啟動整治專項行動后,我們在原來的基礎上,增配人員加強河岸綠道的清潔。”據透露,9月底,蓬江區將組織全區各鎮街開展清理大行動,全面清理整治責任范圍河道內的各類垃圾,重點整治河兩岸衛生黑點。
整治專項行動開展以來,蓬江區環衛局及各屬地鎮街已聘請18名河道保潔員,實行一鎮街一策、標本兼治,全面推進河道垃圾清理制度。同時,該區以高標準新建和改造沿河垃圾收集點,要求收集點必須采取有效污水處理措施并按規范管理,未能達標的收集點予以取締。進一步完善“戶集、村收、鎮運、市處理”模式,確保生活垃圾收集、運輸、處理全過程無污染。
此外,蓬江區還通過多種形式宣傳動員群眾齊參與河道保潔,鼓勵廣大群眾舉報河道亂堆亂放垃圾違法行為,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和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