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記者從“綠鏡頭·發現中國”系列采訪活動商洛新聞座談會上獲悉,為有效保護丹江水質,商洛市編制了《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三五”規劃》,共策劃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項目378個,總投資53億元,力保一江清水永續北送。
陜西是南水北調中線水70%的提供者。發源于商洛的丹江,是中線工程的主要水源之一,其陜西段264公里全部在商洛境內,流域面積7478平方公里,年均徑流量約16.3億立方米。
在南水北調中線水源涵養區水資源保護上,商洛市突出工程減排、促進結構減排、擴大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加快污水處理廠建設。全市實施節能技改重點項目28個,淘汰落后產能30萬噸,審查節能事項452個,單位GDP能耗、化學需氧量六項減排指標全面完成省上下達任務。目前,市區和各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為96.22%和86.52%,污水處理率分別達89.34%和81.56%,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00平方公里。
位于商洛大黃川河流域的腰市鎮江山村,交通便捷順暢,生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到95%以上。村上大力發展觀光農業、鄉村旅游,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為加強水源保護,村上建起了日處理100噸的污水處理廠,不僅解決了村民和經營農家樂農戶的日常污水處理,還將對廁所實行“旱改水”。腰市鎮副鎮長、江山村黨支部書記屈金亮說,投資120萬元的江山污水處理廠管網已完成,9月底就可完工。據悉,大黃川河流域共19公里,涉及5個村,整個流域將建3個污水處理廠。此外,鎮上建成了垃圾填埋場,22個行政村,村村都有保潔員,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進行填埋處理。
據市南水北調辦副主任楊衛介紹,圍繞“一江清水供京津”,商洛市堅持綠色循環發展,重點實施“治污碧水、降塵護藍、生態修復、農村清潔、節能減碳、節水節地”六大工程。全市已建成10條循環經濟產業鏈,197個循環經濟重點項目已建成122個。建成各級垃圾填埋場14個,污水處理廠12處。
目前,商洛市已實施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項目188個,完成投資21.3億元。商洛轄區丹江、洛河、金錢河等9條主要河流20個監測斷面水質全部達到功能區標準,丹江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Ⅱ類,全市10個城市飲用水源保護區水質達標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