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滇池治理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水質惡化的勢頭得到遏制,綜合營養狀態指數逐步降低。今年上半年,滇池外海與草海水質類別均由劣Ⅴ類轉為Ⅴ類。其中,草海營養狀態由去年同期的重度富營養轉為輕度富營養,主要污染物指數大幅下降,水體透明度上升52.6%。
治理工程
1至5月開工實施18個新項目
今年是實施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昆明繼續開展滇池治理項目建設,落實滇池保護治理常態監督管理。在加快推進40個續建項目實施的基礎上,今年1-5月已開工實施18個新建項目。其中,完成主城二環路外東南片區盤龍區、官渡區排水管網完善工程2個項目主體工程,主城片區二環路外五華區排水管網完善工程已完成1.5公里管網建設。
此外,新寶象河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大板橋段)已完成4.0公里生態河堤整治,五甲寶象河、六甲寶象河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完成6.7公里河堤修整及清淤,完成蝦壩河綜合整治工程,姚安河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完成0.9公里河道開挖。
污染治理項目
河道清淤101.5萬立方米
截至6月底,1個項目完工、45個項目在建、49個項目開展前期工作。完成投資12.11億元,其中續建項目完成投資9.03億元,新建項目完成投資3.08億元。
目前,滇池截污治污系統基本建成,通過遏制增量、削減存量,入湖污染物大幅減少;入湖河道整治工程全面開展,全面實施35條主要入湖河道綜合整治,河道清淤101.5萬立方米。
河道整治工程
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水質提升
黑臭水體基本消除,水質明顯提升;建成885個村莊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立農村垃圾“村收集、鄉運輸、縣處置”的運轉機制。
同時,持續推進生態修復與建設工程,目前已建成湖濱生態濕地3600公頃,流域生態狀況明顯改善。今年6月,由中央電視臺開展的“中國最美濕地”評選活動中,滇池濕地位列第一。
濕地項目建設
今年將完成7個濕地項目建設
在完成海東一、二期濕地和王官濕地等濕地項目的基礎上,今年將完成滇池外海7個濕地項目建設,包括海埂公園提升改造、盤龍江西岸入湖口濕地、盤龍江東岸入湖口濕地(星海半島),海東濕地三期,滇池西岸西華濕地,觀音山南、觀音山北濕地建設。其中,海埂公園提升改造、盤龍江西岸入湖口濕地項目已基本完成,其他濕地項目及草海片區2650畝湖濱生態濕地建設工程也在持續推進中。
截污工程 “十三五”擬再建兩座水質凈化廠
作為“六大工程”之一的環湖截污工程,是削減入湖污染物最直接、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目前,滇池及其水系周邊已建成97公里的截污主干渠、22座水質凈化廠、17座雨污調蓄池,滇池及其周邊筑起了一張巨大的入湖污染物“攔截網”。“十三五”期間,昆明還將建成兩座水質凈化廠,其中,第十三水質凈化廠將于年內動工建設。
環湖截污四大工程
●環湖東岸干渠截污工程:截污干渠17.1公里,水質凈化廠2座(處理規模各5萬方/日)
●環湖南岸干渠截污工程:截污干渠(管)39.3公里,水質凈化廠5座(處理規模34.5萬方/日)
●環湖西岸截污完善工程:建設長約37公里的截污管道和截污溝,新建白魚口水質凈化廠一座(處理規模5000方/日)
●環湖北岸截污完善工程:總長97公里的截污主干渠(管)從東南西北四個方面全面攔截入湖污水。
相繼建成水質凈化廠12座
截至去年底,昆明相繼建成城市水質凈化廠12座,環湖截污主干管渠配套雨污混合水質凈化廠10座,使污水日處理總量超200萬立方米。只要是昆明市內能收集到的雨水和污水,目前水質凈化廠都能按質按量進行處理,出廠尾水可達國家一級A標準,除個別指標外,可達到地表四類水標準。
雨污排水管網遍布全城地下
隨著昆明市主城道路建設及片區開發,如今4600余公里長的雨污排水管網、總長11000公里的庭院排水管網及500公里長的再生水管網遍布城市地下每一寸土地,使污水到水質凈化廠之間有了通道。
昆明市政排水管網累計達到5569公里,旱季的主城建成區的污水收集率達到92%,流域污水收集率達到75%。
去年,在排水管網不斷建設的基礎上,完成了17座雨污調蓄池,可有效收集45.5平方公里的老城區合流制區域雨污混合水,使昆明成為全中國擁有雨污調蓄池數量、蓄水能力最強的城市。
草海整治 草海水域面積已擴大350余畝
按照《2016年滇池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目標》的要求,今年6月30日前,要全面完成12個魚塘、106個水塘,共計面積大約929.52畝清退工作。按照全面清退草海周邊水塘(魚塘),實施湖濱生態濕地建設,逐步形成滇池草海湖濱良性生態系統的要求,將與草海水體相連通的水塘(魚塘)拆除塘埂,擴大草海水域面積,與草海水體不相連通的水塘(魚塘)結合湖濱生態濕地建設方案,實行“一塘一策”進行清退。
周邊水(魚)塘
已組織清退116個880.5畝
目前,已組織清退草海周邊水(魚)塘116個880.5畝。其中,12個魚塘實現了退養,對與草海水體相連通的水塘(魚塘)開展了塘埂拆除,共計拆除防浪堤大約1400余米,擴大草海水域面積大約350畝。
此外, 為確保2016年底,滇池草海化學需氧量(COD)、總氮(TN)、總磷(TP)濃度值在2015年的基礎上分別降低20%,總氮(TN)基本達到V類水標準,化學需氧量(COD)和總磷(TP)基本達到Ⅳ類水標準的目標任務,開展了草海主要河道及支流溝渠現狀斷面的設置,同時每月進行一次水質監測工作,對水質情況進行評價及提出整改措施,以河道水質達標倒逼草海河道整治工作的開展。
加快搬遷力度
知青老年公寓已完成搬遷
同時,加快草海周邊單位的搬遷力度。目前,知青老年公寓已完成搬遷。啟動省漁業科學研究院高峣漁業科研實驗基地搬遷處置工作,目前搬遷工作正在積極協調中。實施新運糧河、老運糧河入湖河口前置庫水體凈化生態工程、滇池外海北部水體置換通道提升改造工程、西岸尾水及面源控制工程建設。
目前,草海7條入湖河道已經基本完成截污。其中,新、老運糧河入湖河口前置庫水體凈化生態工程的實施,大大削減了進入草海的污染負荷。而烏龍河、船房河的河水均是經水質凈化廠處理的達標尾水。而西壩河、大觀河承擔著牛欄江-草海補水的清水通道的重要作用。王家堆渠目前已實現末端截污,污水不再進入草海。
違法查處 開展檢查1170人次 查處案件299件
今年以來,昆明市滇管綜合行政執法局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和查處向滇池水體、河道直排污水、亂丟垃圾、亂占亂建等違法行為。2016年上半年共開展日常檢查1170人次,共查處案件299件;開展專項整治執法行動3起,共出動執法人員65人次,滇池水體保護區責令拆除違章建筑2280平方米。
拆除
臨違建筑500平方米
上半年,共組織草海片區執法活動5次,查處危害草海及入草海河道違法案件23件,拆除臨違建筑500平方米,拆除亂搭亂建的釣魚平臺13個,極大地改善了草海湖濱帶環境,鞏固了草海水環境的成果。
偷捕
清理取締違禁漁具5.3萬套
今年截至目前,滇管執法部門共出動執法艇112艇次,執法人員332人次,取締作業船732船次,工作人員2098人次,清理取締各類違禁漁具5.3萬套、拔除竹(蝦)竿5.1萬余根。
隨著滇池水質的好轉,滇池藍藻水華暴發日期逐年推遲、持續時間逐年減少、發生面積逐年縮小。今年以來,昆明積極開展藍藻處置工作,2016年1-6月,共處理富藻水1873.04萬立方米,并不斷加強重點水域巡查,組織做好滇池藍藻清除應急工作。
保潔
上半年清出1677噸漂浮物
2016年上半年共計開展河道日常檢查368人。各縣、區(管委會)共出動保潔人員70210人次、清除河道(堤)垃圾漂浮物18317余噸,沿河樹木施肥灌藥、修剪草坪105萬余平方米,基本形成“河道清潔有人管、河岸綠化有人護”的工作局面。
同時,不斷加大滇池水面清潔工作力度。截至6月底,滇池水面保潔打撈共出動10311人次,出動打撈船只3905船次,打撈水面漂浮物1677噸。
治理成效 草海外海均轉為輕度富營養
隨著滇池治理工程的不斷推進,滇池水質不斷改善。今年1-6月與去年同期相比,滇池草海與外海水質類別均由劣Ⅴ類轉為Ⅴ類。其中,草海營養狀態由去年同期的重度富營養轉為輕度富營養,主要污染物指數大幅下降。
監測數據顯示,1-6月,滇池外海綜合營養狀態指數為59.5。與去年同期比較,綜合營養狀態指數下降2.6%。主要污染物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總磷的平均值分別降低34.1%、26.0%、12.5%。
草海綜合營養狀態指數為59.9,與去年同期比較,綜合營養狀態指數下降15.1%,水體透明度上升52.6%。主要污染物氨氮、葉綠素a、化學需氧量、總磷、高錳酸鹽指數、總氮、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平均值均有降低。
其中,今年6月,草海透明度平均為0.53米,綜合營養狀態指數為64.1,營養狀態為中度富營養。與去年同期比較,營養狀態均為中度富營養,綜合營養狀態指數下降1.7%,水體透明度的平均值上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