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省城黑臭水體整治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7月26日從市有關部門獲悉,今年,我市不但要完成河西地區8處黑臭水體的治理,實現河西地區污水全收集、全處理,而且要努力完成治理總量60%左右的治理任務。
我市黑臭水體共19處,其中:汾河以西8處,由北向南依次是西干渠、大黑水河(含北排洪渠)、南排洪渠、玉門河、虎峪河、九院沙河、化工排洪渠、清水河;汾河以東11處,由北向南依次是七府墳緩洪池、北澗河、北沙河、五號緩洪池、六號緩洪池、城南退水渠、狄村渠、馬莊溝、黑駝溝、許坦渠、北張退水渠。整治河渠長度累計146公里,緩洪池面積5.8萬平方米。
國務院《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全國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污染嚴重水體較大幅度減少”。《全省排水管網雨污分流改造工作方案》要求“太原市雨污分流要在2020年底前100%完成”。山西省住建廳《關于貫徹落實〈山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實施意見〉》要求“太原市2016年底前完成全部黑臭水體整治任務40%以上,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體。”結合我市實際,我市管理部門提出目標是:今年完成河西區域8處治理,以滿足晉陽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需求,實現此區域污水全收集全處理;2016年內完成總量60%左右治理任務。
據介紹,我市黑臭水體的治理思路是:綜合施策、標本兼治,立足于雨污分流,輔之以截污納管、明渠覆蓋。方法上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由內向外延伸治理;具備條件的優先實施;市民反復投訴的優先實施;盡量減少拆遷,以節點改造繞開難點;統籌兼顧,結合道路改造同步實施。
第一批治理的黑臭水體共有8處,已于5月份實施。其中專項改造7處,具體為:九院沙河(新晉祠路至入汾口)、化工排洪渠、南排洪渠、玉門河、北沙河(勝利橋東路至入汾口)、五號緩洪池、六號緩洪池區域。隨道路建設1處,即正在實施的親賢路建設工程。第二批7處專項改造已完成方案制訂,計劃9月份開工,近期報市政府批復后實施。具體為:汾河以西4處:西干渠、大黑水河(含北排洪渠)、虎峪河、清水河。汾河以東3處:七府墳緩洪池、城南退水渠4個節點改造(旱西關、迎澤大街、楊家堡村、學府街北側)、黑駝溝。實施汾河東西暗涵入口處節點改造和九院沙河(新晉祠路以西段)改造。上述改造項目,除北沙河、狄村渠外,其它年底前完成改造。
剩余4處黑臭水體包括北澗河、馬莊溝、許坦渠、北張退水渠目前正在現場勘察、制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