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從南山區政府獲悉,該區近期制訂出臺的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力爭通過海綿城市建設,綜合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
該項工作由區政府作為海綿城市建設的責任主體,組織編制重點區域海綿城市建設的詳細規劃、建設方案,并滾動編制年度建設計劃;新建項目以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留仙洞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部基地、前海自貿片區、蛇口自貿片區、后海片區、高新區北區等六大片區為載體,全面推進區域型海綿城市建設。
根據南山建設海綿城市的初步方案,將建設項目分為“道路與廣場”、“公園和綠地”、“建筑與小區”、“舊改項目”、“水務項目”五類,根據工程特點實施對應的海綿城市建設方式。如新建道路的綠化隔離帶和兩側綠化帶,將因地制宜運用下沉式綠地、生物滯留池、植草溝等多種形式,將道路雨水引入綠化帶,增加道路綠地雨水的海綿功能;新建城市道路的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和廣場、停車場推廣使用透水鋪裝系統,采用透水基礎,增加透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