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三門縣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陳華君帶領工作人員對珠游溪和亭旁溪兩岸的養殖場進行走訪,并下發了20余家養殖場拆除通知書。
“我們從2007年開始就限制養殖區域,拆除了溪流附近的一些養殖場,包括今年上半年也拆除了13家,目前,海游和珠岙還有20余家,已經簽訂了關停責任書,考慮到養殖戶出售畜禽比較困難,因此,我們限期在農歷7月15前必須拆除。”陳華君如是說。
和陳華君一樣,連日來,三門縣環保、建設、水利等16個部門和海游、海潤、珠岙、亭旁等4個鄉鎮(街道)相關負責人均奔赴一線,就善岙蔣斷面水質提升做一些實打實的工作。
國務院于去年4月出臺《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三門縣善岙蔣斷面被納入國家對省政府考核。近日,省環保廳下發考核通報,對善岙蔣斷面水質敲響了警鐘。
三門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按照市委書記王昌榮的相關批示及會議精神,積極開展行動。環保部門連夜組織人員對河段上下游水質進行取樣分析,并利用雙休日時間開展多點監測。對前期已經制定的全縣水質提升方案進行細化和完善。
7月18日,三門縣委書記董服標親自帶隊,專門對石羊溪排水閘、善岙蔣監測點、寺后溪、西山翻水壩等4個點進行了實地檢查,并召開專題會議。董服標要求相關單位,決不找任何完不成任務的理由,不允許任何環節出現延誤,不惜代價完成任務,在9月底前整改到位,使善岙蔣斷面水質從三類提升至二類,真正為三門人民造福。
“水質檢測不達標,盡管有海水倒灌等客觀因素,但主要還得從主觀上下功夫,三門將重點做好‘加減乘除’4篇文章。”縣治水辦常務副主任王忠強說。
目前,三門已經著手從摸清底數、找準原因入手,減少生活、農業、工業等污染源,做好污水排放“減法”。其次,加快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提標改造、城鎮污水管網、農村生活污水、工業污染防治、畜禽養殖及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河道綜合治理、亭旁溪治砂等工作,做好推進水質提升項目建設“加法”。此外,還要做好加大環境執法力度,推動工業、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淘汰高污染、落后產能的“除法”文章和建立長效機制這篇“乘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