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3日從濟南市政部門獲悉,濟南市重點工程之一的工業北路快速路即將開工建設。這條全長13.6公里的高速路計劃總投資約70億,平均每公里約5億,接近濟南修建地鐵的投資成本,堪稱濟南目前最貴的快速路。

建設地下綜合管廊能夠避免道路因管線維護而反復開挖。
平均每公里投資達5億
按照2016年濟南市重點工程建設計劃,順河高架南延、二環東路高架南延、二環西路高架南延、二環南路高架東延和工業北路快速路這五大快速路工程,都要在年內開工建設。 截至目前,除工業北路快速路外,其余四大快速路工程均已開工。不過,工業北路快速路工程目前也已完成前期準備工作,將于近期開工建設。作為濟南“四橫六縱”雙快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按照規劃,工業北路快速路工程西起北園大街全福立交,東至繞城高速東環線郭店立交,全長約13.6公里, 快速路為雙向6車道。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高架快速路、地面道路以及4座跨河橋梁、17處BRT站臺、3處人行過街天橋、綜合管廊及供水、供氣等各類管線及設施, 并同步實施海綿城市建設工程,項總投資約70億,平均每公里投資約5億。
貴在超前設計和建設
據了解,濟南二環東路高架南延、順河高架南延等在建以及近兩年建成通車的快速路項目,每公里投資均在3億元左右。例如,全長3.7公里的順河高架南延項目,總投資12億元,平均每公里3.2億。相比以上快速路建設項目,每公里投資達到5億元的工業北路快速路工程。而據濟南軌道交通部門相關人士介紹,目前濟南在建地鐵項目每公里投資約為6億,這也意味著,工業北路快速路項目平均每公里的投資成本已經接近濟南地鐵項目。工業北路高速路造價如此高,是有合理原因的。
據介紹,工業北路快速路項目在規劃設計中,統籌了濟南新東站、中央商務區、華山片區和未來濟南新區建設等發展需要,統籌地上、地下空間資源綜合開發利用,還結合了高架、地面、綜合管廊與軌道交通、地下道路、高快一體銜接等綜合交通方案,均是超前進行設計和建設,因此也防止了因工程分期建設再次遷移、改造等造成的浪費。
路面不再有電線塔為避免道路出現反復刨掘的情況,國務院辦公廳去年8月印發了《關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在全國要大力推動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而按照規劃, 到2020年之前,山東省的地下綜合管廊要達到800公里以上,其中濟南未來五年要新建60公里地下綜合管廊。
據記者了解,濟南作為較早開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城市之一,目前已完成4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并投用。地下綜合管廊雖然前期投資巨大,但因便于后期對管線進行管理以及避免道路反復刨掘而發揮出巨大效益。例如,建成地下綜合管廊的13年里,泉城路從未因地下管線的改造而進行道路刨掘。而按照規劃,在工業北路快速路建設中,也將同步實施建設長為12.6公里的綜合管廊。受管徑限制, 濟南此前建成的綜合管廊主要容納集中了電力、通訊,燃氣、供熱、給排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雨水和污水管廊則要單獨填埋于地下。據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將與快速路同步建設的工業北路地下綜合管廊最大外尺寸達到了10.5米×4.85米,相比之下“胸懷更寬廣”,因此首次考慮讓雨水管道入廊。
同時,綜合管廊及電力溝建成后,沿線的11條10KV、8條220KV線路及多條通訊線路也都將實現落地,濟南市民再也不會看到工業北路路面電線塔的身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