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場暴雨,將鶴壁澆洗了一通,地面一塵不染,降溫降暑可謂宜居。但一場暴雨也考驗了這座城市的排水,多處積水成洼,路段通行發出安全警示。
7月8日15時至9日9時,鶴壁市普降大到暴雨,部分地區降特大暴雨,全市平均降雨量138.7毫米,全市60%氣象觀測點出現100毫米以上降雨過程,最大點降雨量達到260毫米。
7月9日大河報記者在黎陽路東段、東海路北段看到,幾乎每一個下水道都在汩汩往上冒泡,在黎陽路最東頭的涵洞積水已漫過邊沿,雨水積存大概有兩米高,行人不敢通過。
記者繼續打探,淇河路與107國道交叉口西南角,一輛轎車被“囚禁”在深坑中。在興鶴大街與淇濱大道交叉口東南角,雨水沖刷嚴重,泥土與柏油路面銜接處出現塌方,最深處下陷大概有
40cm。
與此對比鮮明的是,作為海綿城市試點,有“海綿”護航,部分城區勝似閑庭信步,雨后居然積水難覓。記者在鶴壁橫縱6條海綿工程竣工的主干道,看到這里安然無恙,并沒有如想象中一樣成為一片汪洋。
記者在興鶴大街、黃山路、嵩山路、淇濱大道、九州路、海河路等街道,看到街道路面干凈如洗,路面無積水,考駕照練車的準司機們在路邊聊天等待,十幾輛教練車已安然上路。
在大暴雨面前,鶴壁的部分城區印證了一句:海綿城市不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