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廣東省黑臭水體治理技術交流會在廣州舉行,探討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方法和技術,為加快我省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據省住建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是國務院《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重要任務,明確提出廣州、深圳市建成區要在2017年底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到2020年,其它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
根據各市摸查和公布的的情況,我省城市建成區有242條黑臭水體,其中107條屬于重度污染,占總數的42%,治理任務較重。我省高度重視黑臭水體治理工作,近期印發了《關于全面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市按照“一河一策”原則制定工作方案,目前正制定全省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行動計劃,進一步落實目標任務,建立省、市、區三級責任體系,切實改善本地水環境質量。
“首先要精準開展黑臭水體的污染源摸查和控制,這是黑臭水體治理的前提和基礎;同時要結合海綿城市建設,與現有水污染防治有關工作和規劃相銜接,做好城市河涌的水資源調度,加強水體的流動,提高黑臭水體自身凈化功能。”該負責人表示。
在拓寬資金渠道方面,交流會透露,要充分利用國家有關專項建設基金和政策性貸款。據了解,專項建設基金由中央財政貼息90%,期限最長可達20年。根據國家開發銀行和農業發展銀行的信貸優惠政策,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可以使用這些專項基金和政策性貸款,用足用好這些低成本、中長期的專項建設基金和政策性貸款。還可推廣運用PPP模式,引導支持企業、社會資本參與黑臭水體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