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池州日報報道, 自2015年成功申報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后,池州選取中心城區核心區域作為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區。目前,池州正按照海綿城市試點建設的相關要求,積極快速推進試點建設工作,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據池州市重點辦相關負責人介紹,2015年至2017年是池州海綿城市試點建設的三年計劃階段,計劃建設水生態水安全系統、園林綠地系統、道路交通海綿城市系統、建筑小區系統、能力保障體系、PPP項目等六大類共117個項目。目前全市海綿城市建設在建項目91個,已基本建成11個。池州一中、三臺山公園、齊山大道、南湖溝黑臭水體整治等工程作為海綿城市首批示范項目,目前均已基本完工。今年還將以海綿城市建設為重點,配合黑臭水體整治,實施清溪河截污干管改造和初期雨水治理、清溪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天堂湖新區污水處理、濱江區域棚戶區改造等工程。
“海綿城市建設涉及方方面面,在三年計劃期間,我們要實施完成計劃中的各個項目。今年2月份我們迅速補充了齊山濕地廣場、百牙路雨水系統與清溪河駁岸綜合改造、南湖苑小區與公園綜合提升等8項重點工程,接下來,還將對沿江路、東湖路、九華山大道、牧之路等道路進行提升改造。”市重點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了解,池州著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含黑臭水體改造),啟動海綿城市化改造工程項目,以促進水資源有效利用,改善城市水生態,增強城市防澇能力。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積極推廣應用低影響開發建設模式,最大限度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通過海綿城市建設,70%的雨水得到就地消納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