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鄭州市政府傳出喜訊,在財政部、住建部聯合開展的“2016年全國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競爭性評審”中,鄭州市入選全國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
今年3月,財政部、住建部聯合啟動“2016地下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申報工作,要求各省擇優推薦1個城市參與競爭。經省政府推薦后,鄭州市經過公開答辯、專家進行現場評審后,在競爭性評審的20個城市中以第六名的優異成績入圍。最終,鄭州和廣州、石家莊等15個城市一起入選。
一直以來,鄭州市高度重視地下綜合管廊建設。2013年8月,我省首個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在鄭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濱河國際新城正式啟動,緊接著鄭東新區CBD副中心、鄭州航空港區雙鶴湖中央公園的地下綜合管廊項目相繼開工。
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前期投入成本較高,是正常市政道路造價的2倍以上。據財政部2014年底發布有關規定,“國家將對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給予專項資金補助,具體補助數額按城市規模分檔確定,直轄市每年5億元,省會城市每年4億元,其他城市每年3億元。”
因此,鄭州入選全國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后,首先將獲得“真金白銀”的國家專項資金補助。同時,入選試點城市后,PPP方案的實施也更容易,會能吸引大量社會資本進入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領域。按照計劃,鄭州市今后將在新區建設、舊城區改造、道路新(改、擴)建中,在重要地段和管線密集區中都建設地下綜合管廊。
地下綜合管廊也叫做地下公共管溝,它統一規劃、設計、施工和維護,把設在地上架空或地下鋪設的各類公用管線,集中容納于一體,方便管線的維護和保養,避免城市道路的反復開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