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部時間4月20日,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公布了第236屆213位新院士名單,北京大學教授俞孔堅名列其中。
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又譯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美國文理科學院,英語全稱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簡稱 American Academy 或 AAAS )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院士機構及地位最為崇高的榮譽團體之一。成立于1780年5月4日,該科學院的宗旨為,“弘揚學術,以增進自由、獨立、良善之公民德行”。首任院長為美國第一任副總統及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目前共有約4,600位院士及600多名外籍院士,其中包括超過250位諾貝爾獎得主及超過60位普利策獎得主。成立以來,共有近60位華人當選,大家熟知的有胡適、錢學森、李政道、丁肇中、李遠哲、丘成桐、謝希德、巫鴻、崔琦、田剛、施一公等。 俞孔堅同領域的當代外籍學者和設計師有荷蘭建筑師雷姆?庫哈斯和日本建筑師伊東豐雄。
俞孔堅學術貢獻主要包括針對快速城鎮化和惡化的生態系統,開創了生態安全格局研究與應用。他認為城市建設需要一場“大腳革命”,通過建立生態基礎設施來綜合解決土地問題和生態環境問題,為此提出以生態基礎建設為先導的城市與國土“反規劃”理論和方法論;系統構建了中國“海綿城市”規劃設計理論和方法,用景觀設計學的方法進行城市生態防洪和雨洪管理、生態水凈化和工業廢棄地生態修復及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他領導的團隊實驗設計了一系列可復制的工程范例,并在中外200多個城市推廣,這些設計作品以生態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贏得國際聲譽,曾11度獲全美景觀設計獎,4次獲得國際建筑展全球年度景觀獎。他領銜創辦了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創辦了具有國際聲譽的土人設計(Turenscape)以開展廣泛的城市和景觀規劃設計實踐;他領銜創辦了中英雙語雜志《景觀設計學》(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該雜志2015年獲國際傳媒獎,并成為中文核心期刊和英文 ESCI 引文源期刊。俞孔堅稱,他的創新工作成就得益于中國城市建設和環境改善的巨大需求,也得益于北京大學所提供的自由、包容的學術氛圍與鼓勵創新的精神與環境,使他能在回國的近20年時間內建立起團隊,潛心研究并將成果應用于廣泛的、解決當代中國和世界問題的社會與工程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