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將啟動試點區海綿城市管控平臺,評估海綿城市建設情況。大小海綿體將裝傳感器,可實時監測降雨量、流量、水位、哪里易積水等。

筼筜湖經過多次整治提升,水體環境明顯改善
昨日,廈門市市政園林局副局長張劍鳴接掌市長在線,介紹廈門市海綿城市建設情況。今后,廈門將在全市逐步實施黑臭水體長期整治,建立城市黑臭水體清單和評測體系,長期監督治理。
5處黑臭水體 明年底完成整治
這5處城市黑臭水體除集美區日東公園為輕度,其他都為重度,包括筼筜湖湖明路18號排洪溝、海滄新陽主排洪渠、同安蕓溪溪邊1000平方米河流,以及翔安浯溪由翔安污水處理廠至蔡浦魚鱗閘近1.9公里的河流段。
5處黑臭水體污染源以生活污水和養殖污染等為主。張劍鳴介紹,目前,這5處黑臭水體治理方案正在制訂。筼筜湖經過多年治理,水體環境改善不少,但還是存在臭氣外露、截污不徹底、淤泥堆積嚴重等問題。除了清淤、生物手段外,治理還將加大水體交換,加大截污的污水泵站調度。考慮到筼筜湖污水處理廠負荷情況,將借道分流污水到前埔污水處理廠。預計明年底,前埔污水處理廠將擴容一倍,約20萬噸。
這5處城市黑臭水體,將從本月開始逐步制訂方案并實施整治,計劃于明年底全部完成整治。根據去年通過的廈門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各區2017年底前實現湖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污口,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并于2020年底前完成黑臭水體治理目標。
試點區監測網絡預計明年前完成
隨著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實施,廈門已經培養了一批在海綿城市規劃設計、施工建設、管理服務等方面有經驗的企業。同時,也出現一批制造透水磚、蓄水模塊等海綿項目設施的企業。
張劍鳴介紹,這些企業將對今后在廈門乃至全省推廣海綿城市建設做出貢獻。現在,海滄已經構建了住宅產業園,計劃匯集海綿城市相關產業聯盟、研究院、海綿基金、投資公司、建設集團等多個平臺要素,培育和發展海綿城市上中下游生產鏈。
另外,針對如何評估海綿城市建設的成效,廈門正在研究試點區監測網絡構建方案,抓緊啟動海綿城市管控平臺建設,以實現前期方案評估審核、規劃建設一張圖、設施建設維護管控、在線運行監測等功能。
目前,該平臺正在收集基礎資料和構建數據庫。“以此為基礎,建立模擬系統,包括水文地質的材料,管道埋設等情況。”張劍鳴說,試點區監測網絡預計明年前完成。屆時,海綿城市建設方案都可通過此平臺評估審核。大小海綿體將被裝上傳感器,可以實時監測降雨量、流量多少,水位達到多少,哪里易積水,哪里沒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