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習近平總書記赴重慶視察,行程重點是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在座談會上,他強調,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事實上,2015年,全國政協為了推動長江經濟帶開發中的生態保護做了多項工作。
作為2015年全國政協的重點協商議題,去年3月,全國兩會剛結束,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就開展了“長江經濟帶開發中的濕地保護”專題調研。在全國政協副主席羅富和的率領下,以全國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賈治邦為組長的調研組,在一周多的時間里考察了湖南、湖北兩省的多個重要濕地及自然保護區,深入了解情況,并與地方各級政府交流問題。
同時,全國政協還委托云南、四川、安徽、江西、江蘇、上海五省一市地方政協開展協同調研,并特別委托安徽省政協就巢湖保護開展“解剖麻雀”式調研。
在積累了大量一手資料的情況下,去年5月19日,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有關部委負責同志、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圍坐一起,針對長江經濟帶開發過程中的濕地保護問題交流交鋒、積極建言獻策。
“長江濕地維系著流域生態安全、淡水安全和糧食安全,是長江經濟帶發展的依托和基礎。”這是俞正聲主席對于長江濕地保護的定位。
委員們提出,“此次長江經濟帶的開發,站位更高,眼界更遠,帶著對長江黃金水道全局意義的再思索。應將濕地作為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的關鍵紐帶和核心內容,統籌部署區域內生態和環境保護工作。”
從下午3點到6點,十幾位委員就不同領域和方向提出了他們的建議,有提問,有回答;有交鋒,有共識……一份份發言背后無不濃縮著眾人的智慧。
“聽了政協委員們的發言,深受啟發。”這是部委相關負責同志的深切感受。“我們將會將這些意見、建議帶回去,深入研究,切實加大今后的工作力度……”
會后,在結合調研和委員建言的基礎上,全國政協人資環委報送了《關于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中濕地保護工作的建議》(簡稱《建議》),提出科學編制保護規劃、完善法律法規、落實地方責任、審慎推進水生態修復工程、完善水生態補償機制等建議。
《建議》得到了各方的高度評價與重視。國家相關領導人在《建議》上做了重要批示,國家林業局等有關部委還就落實情況做了專門的書面反饋;針對《建議》中提出的盡快出臺濕地保護法等建議,國務院法制辦專程前去征求委員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