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住建廳廳長、全國人大代表周嵐對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十分關注。她說,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具有運營高效、維護方便、安全可靠等特點,雖然初期建設成本較高,但一旦建成即可一勞永逸,是解決“馬路拉鏈”頑疾的根本之策。正因如此,國家高度重視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啟動首批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建設。
盡管社會各方廣泛認同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推進,但目前定價機制不夠健全,影響其廣泛推開。由于電力、通信等重要管線由國家相關部門和單位垂直管理,地方政府較難與管線單位形成對等公平的協商機制,在建設時機、投資時序和入廊收費等關鍵問題上較難達成共識。
周嵐建議,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住建部會同相關部委以及管線主管部門,在《關于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實行有償使用制度的指導意見》的基礎上,盡快出臺更為明確具體的定價機制,區分不同類型的管廊,確定造價標準,提出各類管線入廊的費用分擔比例。考慮到各地情況的差別,國家確定的費用分擔比例可采用一定的指導幅度,之后由各城市政府和管線單位在國家確定的分擔比例幅度內,根據具體建設情況協商確定最終價格。
她認為,具體明確的定價機制一旦形成,將激發市場和社會力量參與投資建設綜合管廊的積極性,PPP模式有望較快推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規模有望迅速增長,從而大大減少因馬路反復開挖給百姓帶來的不便和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