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上,京津冀地區環境聯防聯治備受關注。住津全國政協委員在提交的聯名提案中,對建立京津冀水污染防治聯動協作機制提出許多建議。
協同推進京津冀地區水污染治理
委員們表示,天津處于海河流域最下游。近些年來,隨著上游水資源不斷開發利用及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造成了天津市水資源嚴重短缺、入境河流水質較差,加上本地工業、生活、農業污染排放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天津市水環境污染較重、狀況堪憂。天津市面臨的資源性、水質性缺水與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水資源需求矛盾短期內難以緩解,水污染防治形勢依然十分嚴峻。解決京津冀地區水污染問題不僅要靠各地自身加大投入,積極推進水污染防治,還需要國家從經濟社會生態發展全局出發,在政策層面給予大力引導和支持,加強各省市之間的協作聯動機制建設,形成合力,協同推進京津冀地區水污染治理。
多措并舉解決京津冀地區水污染問題
委員們建議,一要盡快建立完善京津冀水污染防治協作聯動機制。建立區域統一的水污染防治法規、產業準入標準及污染監控網絡等方式,形成聯防聯控合力,進一步完善水污染治理聯席會議等相關制度,為京津冀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聯動協作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二要完善水環境監測網絡。建立完善的跨界水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對重點區域進行更為嚴格的監控,建立跨界水污染信息交流平臺與區域水污染突發狀況應急響應預案,加大聯防聯控力度。三要建立上下游生態補償機制。以保護流域水環境、改善水質、保障生態需水量為考核要求,實施上下游生態補償機制,即下游地區水資源受益者補償上游地區為保護水源、治理污染承擔的成本。四是多渠道籌措京津冀水污染防治資金。共同加大地方財政投入力度,積極爭取中央財政的支持。加強對污水處理、污泥處理處置、河道整治、飲用水水源保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水生態修復、應急清污等項目和工作的支持力度,對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及運行費用予以必要保障。加大對環保服務業的資金與政策支持,在市場準入、財稅、金融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引導民間資本進入環保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