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縣城鄉規劃局組織全體機關干部職工和規劃設計院主要負責人,在5樓會議室召開專題學習會議,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重要論述精神、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精神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通知精神。
早在2013年12月,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曾指出,“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去年9月,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大力建設海綿城市,提高城鎮化質量。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部署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工作。12月,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提出,要提升建設水平,建設海綿城市。海綿城市建設是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深度融合的有益探索和實踐,關乎民生福祉,時刻牽動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心,海綿城市建設恰逢其時。
海綿城市,是一種形象的表述,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亦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通過前瞻性的城市建設規劃管理,充分發揮建筑、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城市能夠像超級大海綿一樣,在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的同時,過濾空氣和污染物質,達到降溫、防洪、抗旱、捕碳等多種效益,從根本上改善城市環境,真正實現讓城市回歸自然。
我縣地形高差起伏較大,地表徑流量大,地下管網設計建設標準較低,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道路路面、廣場硬化比例不斷提高,不透水性地面迅速增加,在發生暴雨時,極易形成內澇災害。為提高城市排澇能力,建設生態園林縣城,我局積極響應國家建設海綿城市的號召,將海綿城市建設要求融入規劃編制中,充分發揮規劃的引領作用。
明確新方向,重在抓落實,我局將堅持生態優先和因地制宜的原則,扎實推進海綿城市創建工作。除了在我縣總體規劃中將城市開發涉及的水生態敏感區,如河流、湖泊、濕地、溝渠等納入規劃保護內容,最大限度地保護城市原有的生態格局之外。我們將在專項規劃中,通過綠地系統和防洪排澇專項規劃進一步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一方面通過綠地系統專項規劃對現狀的河塘水系進一步梳理,合理布局城市綠地水網結構,另一方面通過城市防洪排澇專項規劃對城區雨水徑流總量、城市新建區可滲透性地面所占的比例提出相應控制指標,雙管齊下優化城區水系布局。此外,在控制性詳細規劃中,將會合理布置街頭游園、組團綠地和城市公園,分散建設城市“海綿體”,合理劃定河道藍線、道路綠線,并對各地塊的開發容量、容積率、綠地率等規劃指標予以明確控制,以實現城市建設低影響開發模式。
海綿城市建設絕不是簡單地就水治水,它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涉及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市政、園林、環保、水務等多部門管理的要素都實質性的參與和影響到了自然水循環系,城市居民也應參與進來,因為海綿城市是他們居住和生活的基本場所,海綿城市的建設效果只有他們才有最終評價權。我局也將攜手相關單位和縣城居民,共創海綿城市,通過廣泛的參與將海綿城市實質性建設推廣開來,為最終建成海綿城市奠定堅實基礎。
樅陽的海綿城市建設正在以穩健的步伐快速推進,一個山清水秀、繁榮昌盛、開放創新、安居樂業的生態樅陽、大美樅陽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