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南京市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南京市政府2016年1號文件聚焦水污染防治。16日,市政府下發《南京市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計劃》包括10個部分內容,為我市水污染防治制定了100項工作任務,又被稱為我市水污染防治“水十條”。《計劃》為每一項工作任務明確了時間表、責任單位。根據目標,到2017年年底前,我市建成區將全面消除黑臭河道。昨天,記者采訪市環保局和市水務局相關人員,對《計劃》進行權威解讀。
治水目標
到2017年 城市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到2020年 全市水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提高,水生態環境狀況有所好轉,污染嚴重水體大幅度減少,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不斷提升,地下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到2030年 全市水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水生態系統功能基本恢復
到本世紀中葉 水環境質量全面改善,水生態系統實現良性循環
10項重點任務
保護水生態空間、深化工業污染防治、提高城鎮生活污染治理水平、推進農業農村污染防治、加強船舶港口污染控制、著力節約保護水資源、保障水生態環境安全、嚴格環境監管執法、強化政策及科技支撐、加強組織實施
采取“拆、截、清、修、引、測、管”七招
從唐家山溝的變化看黑臭河道治理
16日,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現場推進會召開。與會代表現場查看黑臭河道的治理情況,第一站就來到了玄武區唐家山溝。經治理,這條過去的臭水溝已經擺脫黑臭。
唐家山溝源于蔣王廟,從情侶園匯入玄武湖,全長1.8公里。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唐家山溝玄武大道南京林業大學五號橋,橋下就是窄窄的唐家山溝。小溝寬不到5米,從橋上看,水雖然談不上清澈見底,但是絕對不渾濁,水面不見漂浮垃圾,溝岸經過了環境整治。這一段是唐家山溝的上游,它的下游是玄武湖旁邊的情侶園,這里的景色和南林大五號橋相比又是一番景象,蘆葦、淺灘、棧道,移步換景。
唐家山溝過去是一條著名的臭水溝,青奧會前,唐家山溝啟動了黑臭河道治理,主要措施是清淤、截污、引水和生物治理。玄武區水務局介紹,造成唐家山溝黑臭的主要原因是沿河的污水排入,因此除了徹底清淤,該區還給河道動了“大手術”——對南京林業大學、南汽集團等沿河企事業單位進行管控,防止污水下河;對上游的15個豬圈進行拆除,搬遷了2個垃圾場,阻止養殖和垃圾場污染。為了解決河水流動差的問題,玄武區從化纖廠引長江水進入唐家山溝,繼而對玄武湖進行補水。除了這些措施,該區還對河岸進行清理,在玄武湖入河口增加了浮島、水生植物,增加了曝氣裝置,通過生物治理和增加水中的氧氣含量,對水質進行進一步調節。經過治理,唐家山溝的水質已經達到四類水至五類水,擺脫黑臭。
環保部門認為,唐家山溝治理的案例,可以為我市黑臭河道治理提供經驗。唐家山溝之所以可以治理好,就是因為對河道污染源進行摸排,針對污染特征開展截污和引水措施。據統計,在環保局監管的107條河道中,有近半數屬于黑臭河道;主城內64條河道中,有54.7%屬于黑臭河道。去年全市233個水環境監測斷面達標率僅為63.5%,其中劣Ⅴ類斷面比例為16.7%,水環境總體達標率較低。根據昨天下發的《南京市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從今年開始,市委、市政府決定用兩年的時間,對全市57條黑臭河道進行攻堅式治理,力爭達到建成區內基本消除黑臭水體的目標。
如何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河道,我市將制定黑臭河道治理實施計劃,摸清每一條河道的現狀、污染原因,“一河一策”開展治理,并為每條河道治理規定責任人和時間表。
36條河道今年摘掉“黑臭帽子”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基本消除建成區36條河道黑臭現象”,上榜今年南京市為民辦的十件實事。昨天召開的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現場推進會透露,這36條河道已經明確名單和責任人。
據悉,列入今年重點整治的36條黑臭河道,按考核的級別來分,可分為國考級和省考級,國考級共11條,加上今年新增加的25條,共36條河道,省里都要考核驗收。按責任轄區劃分,玄武區5條(段),秦淮區12條(段),建鄴區4條,鼓樓區8條,棲霞區3條,雨花臺區1條,浦口區2條,六合區2條,溧水區1條。其中,秦淮區任務最重。按整治的難易程度來分,難度較大的有內秦淮河中段、城南河、內金川河主流等河道,周邊餐飲、學校等污水直排河道。其中內秦淮河中段難度最大,需整治沿河排污口14個,清淤約3萬方。
記者了解到,整治黑臭河道,主要包括“拆、截、清、修、引、測、管”7塊內容。“拆”即拆除侵占物體,退讓河道藍線。對沿河排口全面摸排,對沿河排水單元、排水狀態全面梳理,河道沿線控源截污要做到100%全覆蓋,并嚴格按照排水排污許可的要求,監督排水戶實施污水納管。“清”即實施河道清淤,清除內源污染。分類實施生態清淤、垃圾清除,確保河道清淤100%。“修”即開展生態修復,增加自凈能力。包括聘請專業公司參與河道生態治理方案設計,科學選擇河道生態治理技術等。“引”即實施引水工程,加大引流補水。制定河西、城北、城東、寧南4大片區流域性引流補水方案,分片區實施。“測”即動態開展監測,綜合評估效果。“管”即推行許可制度,創新管理舉措。包括依法查處無證排水排污以及未達標排放等違法行為;推進黑臭水體治理和養護市場化,實現從單一注重設施養護向注重水體生態環境改善的轉變等。
據悉,南京已成立了以市長為指揮長,各區政府及市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黑臭河道整治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市水務局。黑臭河道整治工作責任很明確,主要是屬地負責制,以區為主,區長是第一責任人。
除整治黑臭河道外,今年我市還將重拳出擊水污染防治。其中包括,強化工業集聚區污染治理,完成4個工業集聚區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改造。開展主城范圍內落后供水管道改造,提升供水管網安全水平。開展區域流域水環境補償工作,出臺全市流域補償試點方案。加強重點行業地下水污染監管,完成首批125個加油站油罐改造。加強畜禽廢棄物綜合利用,今年起新建、改建、擴建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均要實施雨污分流、糞便污水資源化利用。今年起,長江干線全面禁止內河單殼化學品船舶和600載重噸以上的單殼油船進入。強化監管平臺建設,完成21個工業集聚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和區內企業廢水預處理設施自動在線監控系統建設。
100項工作任務將改變你我生活
《計劃》為南京全方位治水明確了100項具體工作任務,這些工作任務將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
消除黑臭河道
1.完成建成區內水體排查,建立黑臭水體檔案,向社會公布黑臭水體名稱、責任人及達標期限
2.制定黑臭水體整治計劃和年度實施方案,明確整治責任和時限,每半年向社會公布整治情況
3.采取截污、清淤、活水、生態修復等措施,建立長效的治理及保潔制度,全面改善水體水生態狀況
4.完善城市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體系,以重點河道為重點,全面治理黑臭水體,2017年底前,建成區內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建設海綿城市
1.以江北新區浦口中心區和南部新城紅花—機場片區為試點,按照海綿城市設計規范要求,分類推進海綿型道路廣場、公園綠地、建筑小區、河道水系等項目建設
2.結合棚戶區改造、排水達標區建設、淹水片區改造和老舊小區整治出新等項目,統籌實施既有建成區海綿城市建設
3.推廣應用低影響開發建設模式,綜合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城市水環境的影響,增強雨水就地消納和收集利用能力,有效緩解城市內澇問題
4.到2020年底,城市建成區20%以上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基本完成試點片區示范工作
吃魚更安全
1.嚴格控制養殖強度,推廣水產標準化健康養殖模式,推廣精量投餌技術和循環水養殖技術
2.強化水產養殖投入品使用管理,依法規范使用飼料和藥物,推廣應用配方飼料,嚴禁使用禁用魚藥
3.依法規范、限制使用抗生素等化學品。開展漁業投入品使用專項整治
飲用水安全保障更嚴
1.推進水源地保護區達標建設,加快應急備用水源地建設,確保供水系統水質安全
2.從2016年起,定期向社會公開供水水質安全狀況信息
3.實施對現有自來水廠的深度處理工藝改造,2020年底前,基本實現自來水廠深度處理“全覆蓋”
黨委政府
治污同責
1.逐年制定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年度實施計劃,明確年度水環境質量改善目標,確定治理項目實施進度安排、資金來源、政策措施推進要求及責任分工,并向社會公開
2.加大問責力度,對未通過年度考核的區政府,約談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提出整改意見,予以督促,并可對其區域實施建設項目環評限批
3.對未通過年度考核的市級牽頭部門,約談部門主要負責人,提出整改意見,予以督促
4.對因工作不力、履職缺位等導致發生水環境污染事件的,以及干預、偽造監測數據和沒有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要依法依紀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5.涉嫌違反政紀問題的,移送紀檢監察機關調查處理
6.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導致水環境質量惡化,造成嚴重后果的領導干部,要終身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