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記者從2016年寧夏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獲悉,自治區人民政府與五地市人民政府和寧東管委會簽訂“十三五”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各市分別確立不同工作目標并根據各地不同情況進行分解落實。
銀川以艾依河、閱海、鳴翠湖、鴨子蕩水庫以及主要排水溝為重點,加大綜合整治力度,2018年底前,四二干溝、銀新干溝、第二排水溝、永二干溝、中干溝、靈武東溝等主要排水溝達到Ⅳ類水質,并制定實施艾依河、閱海、鳴翠湖、鴨子蕩水庫生態環境保護方案。
吳忠市以羅家河以及主要排水溝為重點,加大綜合整治力度,2018年底前,南干溝、清水溝、羅家河等主要排水溝達到Ⅳ類水質,制定實施羅家河生態環境保護方案。
石嘴山市以沙湖、星海湖和第三(五)排水溝為重點,加大綜合整治力度,2018年底前,第三(五)排水溝達到Ⅳ類水質。加強城鄉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提標改造,完善配套污水管網,大力促進再生水利用,以惠農區和平羅縣等為重點,建立和完善沿黃城市帶環境風險防控體系。
中衛市以香山湖以及第一、第四排水溝和北河子溝為重點,加大綜合整治力度,2018年底前,第一排水溝保持在Ⅲ類水質,第四排水溝、北河子溝等主要入黃排水溝達到Ⅳ類水質,制定實施香山湖生態環境保護方案,確保香山湖保持在Ⅲ類以上水質,以沙坡頭區、中寧縣等為重點,建立和完善沿黃城市帶環境風險防控體系。
固原市以渝河、葫蘆河、清水河以及其他黃河支流為重點,加大綜合整治力度,制定渝河、葫蘆河、清水河、茹河等生態環境保護方案并組織實施。加強涇河水環境監管,不得建設任何污染涇河水質的建設項目,以原州區、隆德縣、西吉縣、涇源縣等為重點,建立和完善黃河支流環境風險防控體系。
寧東基地管委會以工業廢水、高鹽水和礦井排水為重點,加大綜合整治力度。加強工業園區及城鄉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提標改造,完善配套污水管網,大力促進再生水利用。按照廢水不入黃河的原則,建立和完善黃河水環境風險防控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