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水務廳廳長王強。
1月26日,列席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的省水務廳廳長王強表示,海南島水系將于“十三五”期間連通。這意味著,今后如果部分市縣出現干旱,可實現“調遠水來解近渴”。
我省“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快實施海島江河湖庫水系連通工程,構建布局合理、生態良好,引排得當、循環通暢,蓄泄兼籌、豐枯調劑,多源互補、調控自如的江河湖庫水系連通體系。”
對此,王強透露,全省水系將于“十三五”期間連通。整個水系連通工程包括:
以松濤水庫及已有和規劃沿海中型水庫為依托,以渠道為連接,建設松濤西灌區,實現南渡江與春江、山雞江等獨流入海河流的連通;以新建邁灣水庫為主要水源,建設邁灣灌區,通過渠道補水區內中小型水庫工程,建設邁灣灌區,實現南渡江與大塘河、文瀾江等的連接;開發樂亞灌區,建設南巴河引水工程及昌化江提水等工程,建設樂亞灌區,實現昌化江與寧遠河連通;以牛路嶺水庫為主要水源,連通萬寧水庫、走裝水庫等水源工程,建設完善萬寧陵水灌區,實現萬泉河與陵水河等河流的連接;以紅嶺水庫為主要水源,建設紅嶺灌區,通過渠道補水中小型水庫,實現萬泉河與珠溪河、文教河等河流連通;同時優化已有建灌區工程,形成大中型灌區覆蓋全島、大中小河流有效連接的水網構架。
王強表示,全省水系連通將提高大江大河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解決中小河流年內和年際間豐枯不均、水量差異較大的問題,提高全省有效應對干旱年和連續干旱年的能力。
此外,依托大中小灌區構建城鄉供水網絡,縣級以上城市可實現多水源供水,確保供水安全可靠;利用區域內或跨區域的引排水工程,可有效解決城市內澇和防洪問題。
王強表示,“十三五”期間,我省將全面實施建設已列入“國務院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紅嶺灌區工程、南渡江引水工程、邁灣及天角潭水利樞紐工程。
盡早開工建設松濤西灌區、邁灣灌區、樂亞灌區等一批大中灌區;開展系統推進城鎮內河(湖)水環境整治,推進昌化江、南渡江、萬泉河等重要江河流域以及城鎮內河(湖)等重要江河水環境保護與流域綜合整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