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大代表實地察看綠色屋頂示范點。
越秀區人大建設聯組代表到建設街集中視察并擬在區兩會期間提出議案——
1月5日,越秀區人大建設聯組代表到建設街開展集中視察,聽取了廣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專家對建設街海綿城市建設方案的介紹。
信息時報記者 張玉琴
通訊員 曾曉蕙
本版圖片均由通訊員提供
專家:可為其他老城區提供借鑒示范
在1月5日的集中視察活動中,廣州市市政設計研究院專家對建設街海綿城市建設方案的相關情況進行了介紹,包括海綿城市的含義、必要性和重要意義,以及海綿城市的建設目標、技術措施等。
據了解,所謂海綿城市就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儲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
由城市地表數字高程模型(DEM)可見,建設街區域內中間高四周低,最高點在較場北路至黃華路一帶的省物資集團和省公安廳,最低點位于建設五馬路(宜安廣場西南角)、建設二馬路(南國酒店門前)及建設大馬路(省委黨校門前)、小北路(東濠涌箱涵周邊)。實施海綿城市建設方案后,建設街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可實現75%,有效緩解城市內澇,改善城市水環境,提升城市功能。
專家認為,建設街地處廣州老城中心區,城市化水平高,排水條件較好,選取建設街作為廣州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域,將為其他區域特別是已建保留的老城區實施海綿城市建設提供良好的借鑒和示范作用。
代表:方案要充分考慮街道實際和居民意見
根據建設街現狀條件和海綿工程特點,方案提出近期擬實施建設六馬路、建設橫馬路、建設三馬路以及東風路區域作為示范,總面積約4公頃,遠期完成整個建設街的海綿城市建設。
在視察活動中,建設聯組人大代表對方案細節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并提出相關意見建議。如有人大代表提出,施工方案要充分考慮老城區的實際情況,如老城區道路狹窄,路邊植草溝對居民交通出行影響大,建議考慮其他方式。也有代表提出,選取試點時要充分考慮群眾的意見,如老舊居民樓宇加裝綠色屋頂存在漏水隱患,雨水桶可能會對附近居民采光造成影響等,施工時要盡量避免,并做好對群眾的解釋。
此外,還有人大代表提出,要完善運行方案,明確各方權責,確保海綿城市各項設施能夠真正發揮作用,高效、長效運行。同時建議海綿城市建設要立法,對新建小區按照海綿城市規范進行建設,高效、長效運行。據悉,代表將進一步與專家協商完善方案,并在越秀區十五屆人大六次會議上作為議案提出。